严肃的历史笑料(一)军阀也有语录本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7-09-21 07:23:04

我高中里最不喜欢的学科是历史。年轻人,好似就应该只喜爱新的东西,亮闪闪的东西,“古老”的同义词就是“陈旧”和“枯燥”。那时我喜欢数学,常在历史课上做数学题,当然是偷偷地在课桌下面做,为解开一道一道几何证明题而内心振奋,不亦乐乎。忽然听到历史老师说:“荔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有哪几点?”我晕头转向地站起来,正好课桌上的历史课本翻在哥伦布那一页,就照着念了一段。老师说:“很好,坐下,上课思想要集中。”

 


后来我到了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大陆,年纪也大了好几岁,突然意识到这新大陆太新,历史太短,文化积淀不够深。游了欧洲和中国的古迹后,终于开始对历史和一切古老东西有了兴趣,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从秦始皇到康熙帝,陈旧的东西竟也在我眼里发出一些深沉的亚光来。

 

但我毕竟国学基础差,也没有了啃嚼正规书本的时间和精力。幸好,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平易近人的历史书,是专门为我等才疏学浅之辈写的,学究气一扫而光,有的还采用了新颖独特的叙述角度。最近因为在写些虚构的东西,需要背景知识,就把张鸣的《历史的坏脾气》找来读,希望它是这种既信得过、又有趣味的历史书。
张鸣出生于1957年,在北大荒长大,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人大教授、博导,专注于写晚清民国的历史随笔。有两件事比较吸引我的眼球:一是人大曾经革除他系主任的职务;二是他的博客老是被新浪删除,最后永久告别新浪。这意味着此人有点个性,也许他的作品也有个性。
下面写的,算不上读后感,更够不上书评,只是读书笔记和总结而已,边读边写。
* * * * *

 

(1)地痞流氓和军阀

 


中国人历来有思想文化决定论的倾向,把历史兴亡都归咎于士风和学风,因此“五四”成了近代史上最闪耀的亮点。作者认为“五四”的作用更多是一种精神象征。“五四”发生在军阀时代,五四精神并不触及平民百姓,而军阀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几百万群众,不可小看军阀“推动”历史的作用。
军阀最坏的一面是粗蛮,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有枪说话声音就大,可以不讲道理,所以成为“五四”前后政坛上的主角。吴佩孚和卢永祥起哄支持学生和工人,不能不说他们为“五四”助了一臂之力。
思想家的思想对历史有影响,军阀的政治操作也有影响。早在一百多年前,军阀就知道搞领袖崇拜:吴佩孚爱作“精神讲话”,教训君臣关系,五常八德;胶东军阀刘珍年让部下佩戴他的像章(瓷质的),背诵他的语录(有语录本);有个小军阀孙殿英搞起了“庙会道”,自己是道首,部下都是道徒,他的命令就是神谕。
也有利用正规宗教的,以宗教仪式来进行精神控制。唐生智相信藏传佛教,把佛经讲解成忠义和爱国,竟也训练出一支佛军来。冯玉祥是个基督军阀,同样把圣经诠释成爱国、爱群。每个军营都配有随军牧师,随时讲道,而且让全军士兵领受洗礼。
阎锡山干脆在山西农村引进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组织方式,组成村、闾、邻的行政网络,村/闾长由省里命名,领取补贴,对手下的村民握有生死奖惩的大权。这些村干部定期检查村民,对思想言行不端者进行教育。教育无效者,送到“莠民工厂”去劳动改造。“干部”这个词就是从日文引进的。村里还有“保卫团”,是正规军的预备队,也是村里的警察,和解放后的民兵差不多。
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在农村实行行政改革,将政、学、军三位一体化,在改革过程中实现年轻化、知识化。
由此可见,军阀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有不小的影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行政化(“干部”)、宗教形式的思想控制、个人迷信和崇拜在军阀之后的中国历史上都曾重现过。
作者说: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历史,军阀、土匪、帮会、兵痞,也在创造历史。后者的能量和影响从来就不比前者小,特别是在社会动荡时,这些人就特别活跃在舞台的中心。中国政治的历史资源,不仅有本土先贤的、西方的、日本的、苏俄的,也有不少来自地痞流氓下三滥。
(... 待续 ...)

 
 
 (走在北京长安街故宫墙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