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正宗上海人?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7-03-21 06:59:42

每隔两、三个月,文学城就会爆发一场有关上海人的讨论,可见人们对这个话题有多兴致盎然。这些讨论多是对上海人特性的评判:好,还是不好。这类博客看热闹的人也很多。

个人认为,仁者见仁,上海的男人女人,既不像某些网友所描述的那么好,也没有像另一些网友说的那么坏。不过我对这类争论有点厌倦了,现在我的兴趣在于上海人的历史文化来源 -- 到底谁是真正的上海人?

我常和人开玩笑说,我不是正宗上海人,因为我六个月大的时候才到上海居住。其实这种情况在上海很普遍。即使我们这一代出生在上海,我们的父母辈,又有多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呢?首先我的父母就是成年后才移居上海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很多历史学者认为,“上海人”(指上海市区)这个概念的形成,不出百年。

我出国前在上海住过三个地方,回忆那时周围的邻居和同学,地域背景真可谓五花八门。

我家楼下住着一家南京人,隔壁住着一家镇江人。我常听两位阿姨聊天,很小就听出了南京话和镇江话的微妙的口音差别。

对面人家是广东人。他们一家都没有名字,以“老广东”、“小广东”、“广东人家的”著称。他们之间都说粤语,别人都听不懂,但也没人抱怨他们在上海说广东话。亲友之间说自己的母语,无可非议。

南京人、镇江人、广东人,都是解放前就到达上海的老移民。

我最要好的女同学之一小静,是个东北人。她父母是解放时随军南下进入上海的,算是那时的新移民。小静的上海话有明显的北方口音,我和她之间都说普通话。部队孩子在校外一般不和本地孩子一起玩,但也没有什么冲突。不知为什么,我倒很喜欢这些北方人家,觉得他们和自己家有一些不同,但这正是有趣之处,例如我到小静家去玩,她妈妈会说:哎,来吃饺子(或包子),我知道你们家不会自己做的。确实,那时我家只包馄饨,从来不包饺子。

记得邻居中还有山东人、杭州人、湖北人,邻里关系都很不错,大家吃不同的东西,老一辈说不同的方言,大多能和睦相处。就是有冲突现象,好像也和“本地人”/“外地人”没有直接的联系。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有大量移民进入上海安家,到解放时,非本籍人口占总人口的85%。一半以上的移民来自江浙两省的不同地区,其余的,几乎全国各省都有。移民的原因,往往是原籍地区的天灾人祸,以及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军阀混战、日军入侵等等,都曾驱使大批人口迁入上海。

解放后,政府对上海户口严格管制,基本上是只出不进。同时上海市区人口继续爆炸,住房紧张、生活逼仄,排外现象日渐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上面提到的那些邻居,都成了老移民,融入了主流,到了第二、第三代,就可以堂堂正正地称自己为上海人了。

也许是因为户口制度,还有以前经济不发达,人口流动少,中国人的地域观念似乎比西方人强很多。美国有种族歧视,但我很少听到有地域歧视的言论,在大城市,甚至没人对你的来源地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德州人到了纽约,就是纽约人。这是我到美国后最初的印象之一。

我总觉得上海有点像美国,人口的祖籍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很杂,而融入了主流的,就开始带有上海人或美国人的总体特征,然后新一代的移民又注入新生血液,所以上海人或美国人的总体面貌一直是在变化着的。

既然我们走出了国门,生活在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的观念也要走出来。我喜欢杂的地方,不是乱糟糟的杂,而是丰富多彩的杂。出国后,在努力融入主流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中国各地及港台来的华人,越来越感到出生地不那么重要了。多样化能开阔一个人的眼界,丰富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文化总比“纯正”的单一文化更有趣、更有活力,当然前提是要和谐共存。

我学会了这样看自己:首先是一个人,地球人;其次是中国人;再其次是海外华人。然后我就可以说:我是上海人。
 

~~~~~

贴一些我收藏的南京路140年照片。

南京路1870年:

南京路清末:

南京路民初:

南京路20年代:

南京路30年代:

南京路40年代:

南京路50年代:

南京路60年代:

南京路70年代:

南京路80年代:

南京路90年代:

南京路21世纪:

*****

我的其它上海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75/1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