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爱看悲伤的电影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6-12-12 06:32:35

我大女儿读七年级的时候,在英语课上讨论莎士比亚的喜剧和悲剧。老师要他们做一个不正式的小实验: 在心情不好或悲伤、抑郁的时候,看一部喜剧片、悲剧片、或糖水片(即那种过于甜腻又没有深度的电影)。看完哪一种电影,心情会舒畅一些?

我也私自做了这样的实验。结论是:悲剧。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某部电影有悲剧性的结尾,我们仍然要去看?在看了悲伤的电影、读了悲伤的小说、听到悲伤的音乐,为什么我们流泪唏嘘后会好受很多?世界上每天都发生那么多悲剧,难道嘻嘻哈哈,时刻“保持快乐”不好吗?为什么古希腊人认为悲剧比喜剧更深刻,所以更高尚?

那是因为悲伤的文艺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正视自己的心情。我们通过电影或小说,间接体验了“真实”的情感,但我们又是安全的,因为这都是些虚构情节或别人的故事,毕竟不是我们的亲身经历,不是我们自身的悲剧。

悲伤电影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窥视”别人生活的机会。我们看到别人的难题、创伤和厄运,也看到他们的抗争和希望,从而对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遭遇有所启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悲伤电影时的流泪,会释放我们压抑或隐藏着的强烈情感,使我们精神振作起来。虽然这个效果是暂时的,但它能促使我们去沉思、正视和探索自己的内心。这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作用,心理治愈就是这样开始的。

不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在正常情绪状况下看悲伤电影,也有好处。心理学家认为,观众在“经历”电影里的悲剧时,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并感恩自己所拥有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有人会说,这种比较实际上是出自于一种自私的心理,也许。

心理学家们在实验中得知,悲伤电影带来的这种感恩之情,能提高人们在流泪之后的快乐指数。听来好像很玄,但这确实是人们爱看悲伤电影的缘由。

“悲剧比喜剧更美、更深刻”的讲法,东西方皆有,是一种哲学和美学上的理念。不过喜剧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尚的喜剧中一定包含了悲剧的成分,能让观众又哭又笑、亦喜亦叹的作品,一定比从头乐到尾的作品更贴近于生活。

所以,当你感到伤心或抑郁时,走进黑暗的影院,或在家里关起门来,准备好面巾纸,放一部哀伤悲恸的电影,尽兴地涕泪滂沱一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