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洁癖
文章来源: 阎立华2016-12-09 10:01:28

人心都有恶的一面,这一点在网上更明显,以匿名论坛最甚。观点相异,当即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骂人的未必素质低,即使在国内top2大学的微信群里,也有一言不合,口出污语的。群里可是实名啊。
 
海外有知名网站“文学城”,按理说来往的都是留学高知,可各种脏人不见少。曾经看到一个女写手,文学功底极好,写的是岁月静好,平淡中见敏思的那种。这类文字自有其价值,未必人人喜欢。不喜欢就跳过呗。可总有闲客,偶尔蹦出来,讥讽一番。
 
摆上台面的打击固然可恨,含沙射影的隐射更加可气。不知何年何月,哪个天才(肯定是男的),搞出了一个词语:中年大妈。类似的,中年女人,中年女国移,都算同源。一旦挨上这个词,必定没好事。看几个标题,“今天开车又被中年女国移撞了”,“超市中年大妈挑西瓜”,,,这样的文章读多了,我也跟着变low,出门吃饭,饿极了跟人争食,我还欣欣然写下一篇:“我跟中年大妈的一次吵架”。
 
后来一位朋友警醒我:网络词汇鲜活多姿,但泥沙俱下,无底线只能放出各种人性之恶,这些词汇不少是恶的载体,中文语境下变本加厉,因为2000年深厚的骂人文化做底蕴。朋友跟着又是一句quote:所有的潮流前沿都像追逐沙滩的海浪, 是最前一拨的海浪,而大海真正的力量永远在腹部。
 
一想,对啊。象“中年妇女”,是给女人年龄贴标签。无论英美文化,还是法国潮流,都不兴这种说法。甚至相反,妇人尤胜少女。拿破仑出外打仗,天天给有着两个孩子的寡妇约瑟芬写情书。渥伦斯基看上的是人妻安娜卡列尼娜,为此舍弃百合花般的少女吉蒂。似乎只有中国男人,才从这个词汇的发声里,找回心理优势。而欲盖弥彰的,是深藏的自卑感。
 
长期流连网络,不免沾染戾气,人格随之走低。
 
为了正本清源,这里推出一个新词:人格洁癖。做人还是要干净些。因为别人脏,自己跟着也脏,是对自己的放纵。偶尔脏一下,还行,对比之下知道干净的好。长期的脏,整个人就真的堕落了。
 
“洁癖”是个中性词,常跟“道德”连着用,合称“道德洁癖”,是指自我修养很高的人。但是,道德是社会的一致认可,来自外部,不是出自内心。道德在不同种族之间有不同的含义,王昭君夫死嫁子,在匈奴人看来,合理合情,咱汉人斥之违背人伦纲常。道德会随时间变化,古时候的道德,现在看来也许不道德,桃园三结义,义字当先,今人看来是黑社会歃血为盟,没他们,曹操早点统一中国,少了多少生灵涂炭。
 
人性万年不变,用随时变化的外部道德要求自己,不如找一个恒久的内心准则,那就是永不降低的自我人格。
 
又回到开始,人心有恶,人性有坏,如果不虚伪,怎么处理人格中烂掉的部分?贪嗔痴都是自我的组成部分,首先承认,然后面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