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故事 9 —亲历重庆大轰炸
文章来源: 上海大男人2015-09-28 14:27:28

    母亲1938年初逃难到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离开,一直住在重庆,全程经历日寇对重庆的轰炸,菩萨保佑,只受过一点皮肉之伤,多半还是建筑物废墟所致,或跌倒擦伤,家人也没有受重伤的。

    日本人在1937年经过淞沪会战,己经知道“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不可能性,然后是希望通过占领首都南京并屠城,逼迫政府投降,但中国选择不投降。政府退到武汉继续抵抗,丢了武汉还是不投降。政府又到了重庆。日本人又准备向重庆进攻,但已力不从心。这样双方就僵持在那,又经过几次大会战,有输有赢,但政府就是不投降。日本人只能通过轰炸陪都重庆,逼政府投降。抗战后期日本人发动过一次大规模进攻,因为政府知道再退就没有地方了,浴血奋战,把敌人挡住了,重庆始终没有被占领,但经受了举世罕见的,长达几年的轰炸。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几乎没有空中优势,面对日本轰炸机只能是发警报,地面防空也是很弱,不能有效阻止敌机的轰炸。

    日本人采取的是“无差别”轰炸。历来打仗飞机轰炸目标是军事目标或军工生产基地,平民房屋,政府大楼一般不在轰炸范围。日本人采取这种野蛮轰炸就是要给中国人民一种压力,希望中国放弃抵抗。重庆轰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由于地面防空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数的平民只能靠防空洞躲避炸弹。一开始都是比较简易的藏身洞,经常发生塌方,通风口堵塞。重庆历史有名的“六五”大轰炸惨案,就是因为日本人长时间持续轰炸,几千人一直呆在防空洞里而闷死。

    母亲一直不肯回忆重庆轰炸,只是说很惨,她有认识的同事好友及亲戚遇难。她选择把苦难压在心底。最近我告诉她在写一些回忆。母亲告诉我一个细节:几乎每次从防空洞出来,都能看到受伤或死去的人,“一些衣服碎片和人的肢体就挂在树上,有的还在滴血,很惨啊”。我不能再问下去。

    母亲还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一听到警报声,就会紧张哆嗦,我小时候不懂。母亲工作的地方,她记得是重庆江汉路,有好几家银行,她记得有被炸过。

   日本军队欠了中国人民多少血债。我的外婆外公和舅舅阿姨都在大轰炸的时候躲过防空洞,看到过惨案。我的外婆一直告诉我们“日本人坏”。她当然有资格这样讲,她可能分不清普通日本人和日本政府的区别,她也搞不懂日本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和普通员工的区别。我知道每年9月18日,东北一些城市会拉响警报,但重庆每年可有拉响警报?

这张照片深深感动我,在重庆防空洞里,一位母亲和她怀中吃奶的孩子,还有一位疲惫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