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酱油店(交大隔壁)的故事
文章来源: 上海大男人2015-02-13 07:55:13
  上次谈到我家附近还有一家酱油店,故事也不少。

  很长一段时间,交通大学 只有二个校门,正门在华山路,依河而建,古色古香,颇有风度,至今保存完好,只是河没有了。后门 (2号门)在淮海西路正对新华路“丁”字路口的交叉点,风水比正门好多了,居屋大门不能“路冲”,但企业学校则相反。这淮海西路一直不热闹,和它的二哥淮海中路比,差远了。大哥淮海东路,虽不及二弟,但比小弟还是强许多。

  这酱油店就开在这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后门边上,小小的店面,终日阴暗,记得好像是前店后家,一个人管全部业务。实际叫它酱油店有点不符,它主要卖的是日常百货,针头线脑。调味料只有红白酱油,料酒,醋,没有食油,倒是有细盐卖,一毛八一斤,粗盐便宜三分一斤。顾客以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大学生为主,附近居民较少。我除非哪次只买酱油,否则难得去那。

  典型的江南城镇小店,或者上海人叫的“夫妻老婆”烟纸店,卖香烟和草纸等。夏天他家的蚊香我最喜欢,可以一次买一盘,两盘互相粘在一起的,要分开可是要有点耐心和技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干这事。

  火柴一包基本就是100根,数过很多次,一刀草纸张数也准,甚至没事干,买回肥皂也称一下,绝对没有被偷偷切去一点。营业时间很长,肯定超过12小时,深夜敲门板买火柴的也不在少数,年中无休。至今还记得他家草纸的尺寸和擦屁股的感觉。那淡黄色的固本肥皂,两块连在一起,买回来要趁“新鲜”把它切开晾干才用,这是外婆省肥皂的经验。

 当时买日用品根本不要票,香烟票,肥皂票似乎是文革后的事。(题外话:很多人记忆中的肉票,文革期间是没有的)三年困难时期可能有,但我太小,没有印象。

 酱油店隔壁有个“三根毛竹加油毛毡”搭的违章建筑。卖大饼油条豆腐浆三大宝。没有正式桌子,凳子是奢侈品。大学生口袋里有几个零钱要补营养,喝碗三分钱的豆浆,或者加二分钱来碗甜浆,对读书辛苦的莘莘学子,实在是太需要了。当年看到大学生如此站着喝豆浆,好生羡慕,一直幻想自己哪一天也能这样!

   大学门口的大饼摊,难忘的回忆。跑题了。

  70年代初,尼克松来访,这酱油店和大饼摊正对着号称“国际要道”的新华路,但又不能拆。于是竖起一块巨大的宣传画板,从很远处就可看到。以后成为国家形势风向标,内容紧跟形势,现在当然是广告和宣传的天下,但酱油店和大饼摊早已关门,只留下老邻居心中的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