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自杀象一张"瘟疫”的标签贴在我身上受人们的歧视
文章来源: 俺想胖2014-11-17 10:20:57
                           
                                   
天不绝我大学路

        1977年的高考,对我来说,那是一场关系到我和我家命运的残酷的竞争……
        一天,警察来到我家,告诉我妈:我的大弟弟参与打群架,被抓起来了,叫我妈去派出所领人。大弟弟刚刚高中毕业,面临着去下乡插队落户,因为留城的名额让我占了,这些天他与一群没有工作的同学朋友胡混惹事。
       母亲忧心如焚,对着父亲的遗像哭诉着:"你撒手不管,自己走了,留下三个孩子给我,大儿子读书不好,惹事生非打架,将来去农村插队落户,我管不了他,不知会闯出什么大祸来呢……"
        我安慰母亲:“现在国家恢复高考了,我去考大学,我过去书读得好,我能考上,,把这个留城的名额给弟弟。"当时国家的政策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初高中毕业(结业)子女的家庭,如果一个子女已经分配在城市工作,另一个子女必须去农村插队落户,但是,考上大学的子女不占用留城名额。
       第二天,我战战兢兢去工厂人事科报名参加高考,人事科科长是个尖刻的女人,连厂长都让她那张尖瘦脸三分。她的身边挤满了想去参加高考的年轻人,她见我也来报名,十分惊讶:"什么?你也想考大学?你高中才读几天,能考上吗?再说,大学毕业后,还不知道分配到哪个山沟沟去呢,许多人高中毕业想留城都留不了,你还想离开。要不是你爹死了,你还进不了我们厂。"她斜眼瞥了我一下,见我一脸铁定要参加高考的神情,又说:"给你一次机会,但不许影响上班,这次考不上,以后别再想了。"
        女科长登记上了我的名字,然后,把我从头到脚扫射了一眼:我的工作帽工作服连带口罩盖着一层又脏又厚的油腻粉沫。我从她那双势利而尖刻的眼神中看到了我的命运:如果这次考不上大学,我休想跳出抛光车间,我的下场可能也会象那些老工人一样,得肺结核病甚至癌症。
        三年半前,我父亲因为家庭历史问题而自杀,我高中读了不到一年,不得不休学,而后被分配到眼镜厂当学徒。那时的眼镜架流行宽边,需要用三道不同的油膏抛光后才显光亮。抛光车间没有任何环保设备,油膏、塑料和棉絮混合着的粉尘团象杂色的暴雪满屋飞,封闭的车间没有排风机,人与人之间只见轮廓看不清脸,"哒哒哒"十几台抛光机马达嘈音震耳欲聋。厂里 有许多好的工种的车间,但轮不到我,因为我家无权无势。毎次,我经过家附近的一个煤店,非常羡慕那个坐在门口写字台前开发票的两条粗辫子的姑娘:她至少不用吸那么多灰尘,手里可以握支笔,还有张写字台……我别无选择,为了让弟弟留城,也为了改变我自己的命运,哪怕将来分配到山山沟沟,我也要上大学。
       我面临着巨大困难:怎么复习髙考?我离开学校几年了,课本都让我妈当柴烧了。妈是个工人,也没门路帮我找人辅导。
       于是,我去找我的好朋友阿琳。她是个善良而俏丽的女孩,高中毕业,书读得好,我叫她也去考大学,我们一起复习。她在家歇着,照顾着患忧郁症的母亲。我俩从小一块长大、上学、玩耍、说知心话、又有着同样不幸的家庭,是最最亲密的朋友。那天晚上,我俩聊到半夜,计划着怎样复习功课,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两颗少女的心像插上了翅膀,飞向北京上海……堂堂的高等学府。
       第二天一下班,我拔腿往她家跑。脚刚踏进她家的门,阿琳恐惧万分地把我推出了门外,并拉我到马路边,对我说:她妈不让她参加高考,怕她考上大学,离开家,她妈没人照顾,她妈把她的课本都烧了,并且,不允许我再去找她,因为她妈一看见我,就会受到刺激,想起我自杀的父亲……她妈的忧郁症越来越严重了。"你以后别来找我了,我怕我妈也会……"阿琳可怜巴巴地恳求着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自我父亲去世后,我己经习惯于人们的歧视,但是,她的话比任何人都深深地刺伤我的心,没想到我父亲的自杀象一张"瘟疫”的标签贴在我身上,连最好的朋友都拒绝我进她家的门,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贱和无助……
        我身上流着父母亲的双股血液。我有父亲善良但多愁善感的一面,同时,又有母亲争强好胜、奋不顾身的进取性。那时候,母亲的基因发挥 关键性的作用了,我告诉自己:不能气馁放弃,我的命运我一家子的命运都系在高考这一搏上了!我时刻默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那四句毛主席语录,在那时候真正起了“励志"的作用!说实在,我也想不出比这四句更管用的其他的话来激励自己了。我去找别的同学邻居借书本,去图书馆书店找资料,抄报纸,一打听到哪里有辅导班就赶紧去听,上班时,手在干活脑子在背诵话文政治历史资料,我考文科,这些知识我可以自学。唯独难的是数学!我只读了不到一年高中,并且离开学校几年,都快忘记了。
       天不绝我大学的路。我工厂的一位好心师傅介绍我给她的邻居:一个市里有名的很有水平的教师之家。父子俩在家里义务地办起高考辅导班。我白天上班,晚上去他们家补习。辅导班回来,又做功课,我基础差,得加倍努力。每天我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我的心就象一块久旱的田园,兴奋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雨露……来参加辅导班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家坐不下了,于是,他们借了附近中学的课堂开班。那个课堂曾经是我高中读书的教室。当我又坐在那个座位上,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离开高中的最后一天:我父亲去世后,家里生活拮据,父亲单位同意我到16岁时给我安排工作,所以,母亲要我马上休学等待分配。但是,我是多少热爱读书啊!我是班上尖子生,老师们眼中又聪明又能干的学生。尤其是语文老师,每次我把作文交上去,他总会在我的作文后面批语:你将来会是中国文学百花园里一朵鲜艳的花朵!我的作文常常被抄成大字报贴在学校的墙壁上,让同学观摩学习……"作家梦"是我高中时代最幸福最强烈的情怀。我哭着告诉母亲:"我要读书!"母亲虽然严厉,倒从来没有打过我,那一次,她痛苦万分控制不住打我,要我休学,我虽然从小惧怕母亲,是个听话的女儿,但是,那时候,我倔强得任凭她怎么打我骂我,坚决不肯休学。母亲拗不过我,最后不得不带着我来见校长,请校长拿主意。胖乎乎的校长是个非常识时务的好人,他知道我家的遭遇,对我母亲的同情更胜于对我要读书的眼泪, 直接了当地对我说:"听母亲的话,休学在家半年,去街道工厂干活挣点钱,等待你父亲单位替你安排正式工作,趁着现在人们还有同情性,还记得他们答应的许诺。否则的话,等你高中毕业,时间一长,事过境迁,人家早就忘了这件事。你可能去乡下插队落户了,这年头,读书有啥用?……"校长都要我休学了,于是,我不得不办理了退学手续……
        参加辅导班约二个月后,我参加了全国高考,那天,正好是我19岁的生日。
        高考成绩发榜那天,我去上班,看到厂里许多双异样的眼光,似乎不太妙,果断,那位女科长告诉我:"我们厂考上了四位大学生,你落榜了。你不用难受,人家都是高中毕业的,父母亲不是医生、工程师就是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你安心工作吧……"她说这些话时连头都没抬起来。
       我又羞又辱,強忍着眼泪离开了人事科。回到家,我对着父亲的遗像默默地流泪,心理呼唤着父亲:"爹爹,你在天之灵为什么不保佑我和我的弟弟……"
       77年高考,是"文革"以后国家恢复高考第一次招生,考生之多是史无前例,全国大学还处于百废待兴状态,所以录取率极低,我省大学录取率又在全国排名落后,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我和我妈都死了心了。她开始为我弟弟联系农村插队落户。一个月后,那天一大早,我妈帮弟弟整理行李,准备送他去乡下,我在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我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改变我和弟弟命运的消息:在现有的高考成绩基础上,中央决定扩大77级招生名额。
       我妈松开了弟弟的所有行李,直奔市高考招生办公室……不久,我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几年以后,大学系秘书告诉我:当年我的成绩已够录取分数线,由于受到父亲政治问题的影响而没有被录取,扩大招生时,国家政策宽松了,他们就录取了我。
       一晃三十七载春秋,当年我万幸搭上了这最后"一班车",才有了我和我家的今天:
我上大学后,按政策我弟弟留城工作。他改邪归正,后来,我辅导他功课,让他考上了大学夜校,取得大专文凭,现在他有一份很好的优薪工作。
       我毕业后在大学教书,发表论文,我丈夫是个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去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美国工作。我来美后在银行工作多年,获得过许多荣誉奖。儿子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有双博士学位,令人羡慕的职业和美丽的未婚妻。
        我的好朋友阿琳仍旧与我保持着少女时代的友谊,她后来被分配在纺织厂做工人,几年前她和丈夫都下岗了……每当我拿起越洋电话与她聊天,她总是那句话:"我很后悔当初没跟你一起复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