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当初为了孩子,如今为了谁?
文章来源: 农家苦2017-07-04 15:51:39

华人移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初举家西迁,连根拔起,全是为了孩子。具体地说,为了孩子能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孩子能逃避中国应试教育的苦毒,为了孩子能不受牟利老师的盘剥。

不管是初中就出来了,还是高中才出来的,如今总算读完了大学,有的甚至读完了研究生,可在找工作时却遇到了尴尬:由于期望值过高,语言不流畅,价值观不同,社会关系缺乏,坚韧拼搏不够,加之北美经济不好,工作难找等因素,他们没能留下来,只好又打道回府,奔中国创业、找老婆去了。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放出去的风筝,遇上怪异天气,又被吹回到原地,而放风筝的父母却留在了异国他乡,终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说这叫什么事嘛!

老刘家——2011年出来的,来自安徽合肥,落脚在温哥华。出国前,老刘在西安一家广东民营企业当老总,刘太太是合肥一家国有企业的会计。儿子出来时刚读完高一,出来后从头开始读的高中。一晃七年过去了,如今儿子在UBC读完大学后,回国与昔日的同学合伙,在合肥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代理销售加拿大的环保产品,并且在当地找了一个对象,于去年结婚了。

老刘是北航研究生毕业,学的是制冷专业。他本想重操旧业,在温哥华开一家空调修理公司,可是,生来乍到,没有经验,缺乏市场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只好作罢,考了个地产经纪证书,改行干起了商业地产服务生意,忙得不亦乐乎。太太呢,一直在郊外的华人农场帮忙,吃住都在那里。

老刘去年回国参加儿子的婚礼时,感慨滑稽地说,奶奶的,送郎当红军,郎偷偷地溜回了故乡,却把老爸老妈留在了匪区,当壮丁,卖苦力。他的老同学听了跟他开玩笑说,你这是向资本主义抛彩球啊,没想到,彩球没扔出去,倒是把胳膊给甩出去了。

老马家——前两天我在朋友的家宴上刚认识的,来自河南郑州。出国前,夫妇俩都是河南省工信厅的干部,出来时就50岁了。如今呢,儿子大学已经毕业,可惜,找不到工作,只好回炉去读研究生,说是改专业了,正在家中复习,准备考试哩。

老马在外面打散工,修车、盖房、搞装修,什么活儿都干。夫人在一家旅馆做女服务员,一干就是数年,从来没有挪过窝儿。我问他们今后怎么打算,老马一边吃饺子,一边剥大蒜,笑呵呵地说:“没啥打算,混呗。”

小张家——单亲妈妈带儿子,孤儿寡母在国外。山西太原出来的,老公在省发改委,出不来,或者是不愿意出来。小张自己带着个19岁的儿子在外面漂泊。儿子15岁就出来了,现在高中已经毕业,下学期要去多伦多读大学。由于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他与父母的感情都很淡,甚至与父亲不说话。

从小缺少父爱,母亲又是个女强人,平时除了给钱、帮着做饭吃,也不能给他什么有益的教诲,最终导致儿子什么都不会干,也不主动学,这在西方不就是残废吗?现在情况越来越严重,儿子整天呆在家里,既没朋友,也不会开车,家里的什么事,他都不愿意干。

小张自己的情况更糟,她在国内时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可来国外后只能开个中医诊所,替人搞按摩。最近遇上修路,门庭冷落,一天也来不了几个人,赚不到什么钱,而每月$1600的房租却是雷打不动,所以,也是压力山大。

看着儿子一天天地消沉下去,自己却爱莫能助,小张连死的心都有了。

都说我们中国人太现实,太世俗,没梦想。我觉得这话说错了,说反了——中国人实际上太不务实,太爱虚荣,太会做梦了!中国人不敢、也不会折腾别人,可就是善于折腾自己。

孩子出国读书,不过是四年或七年时光,一段时间而已,毕业后总要找工作的嘛,能否make money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们毕业后,始终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融不进去,也留不下来,那就必须回国发展,全家又得拔锚启航。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梦想,兴师动众,劳命伤财,放弃了体面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跑西方来捐款捐物,当牛做马。这是什么精神?我看这是风油精神!——爽快一时,尔后一切照旧,该疼的还会疼,该痒的继续痒。

论到命运,中国人是命好,运不好,平生大部分时间都摆脱不了一个“骗”字,有时候被政府骗,有时候被小人骗,更多的时候则是自己骗自己,自己吹泡泡,把自己的眼睛炫耀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象图中这个小美眉。

 

20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