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读大学,你就是哪里人
文章来源: 农家苦2017-04-07 08:06:31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老传统,确定一个人的产地,依据是祖居地,父亲的父亲是哪里人,你就是哪里人,男女都一样。

这样定准,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还容易造成两地、多地争夺名人的纠纷。如果单纯以本人的出生地来确定人的籍贯,划归人的属地,定义人的故乡,那就可以省却很多麻烦,避免很多纷争。

如果祖父和儿子、孙子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无疑,他对子孙是有影响的,至少在方言土语、礼仪习俗、家风家教等方面如此;但如果祖父与儿孙生活在异地或异国,或者孙辈们压根就没有见过祖父,你说这祖孙两代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硬性地把孙辈们的籍贯用祖籍来代替,未免有点强词夺理。

比如说周恩来,他明明在苏北淮安出生,淮安长大,说一口浓重的淮安口音,性格也兼有东北汉子和苏北女子的双重特质,他与乌篷船小毡帽、咪呷老酒的绍兴师爷有什么关系呢?偏要说他是绍兴人。

写出《儒林外史》的那位滑稽虫吴敬梓,生前一直被故乡全椒人嘲笑贬低,以至让他恨透了全椒,发誓离开全椒,永远不做全椒人。可他死后,全椒人却违背他的意愿,硬要在全椒为他修建纪念馆,而吴敬梓平生主要生活过的宁、扬两地,因为慑于中国人的传统,也只好听之任之。

所以,我估计呀,别人都是含笑九泉,吴敬梓可能是“含怒”九泉;所有人死后都是躺在棺材里的,唯有吴敬梓是坐着的——气的。

籍贯,不能说不是中国人的特征,但它属于小农社会的遗物,带有太多封建懒政驭民色彩。祖籍,对家族宗法有意义,对国家社会毫无价值。一个人在哪里出生,拥有哪里的ID,这是管理国家的需要。祖籍有什么特殊功用呢?

就现代中国的实情来讲,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用封建籍贯和宗法祖籍来胎记他们,完全是豆腐渣贴门对——两不粘。某认为,一个人在哪里接受文明教育,他/她就是哪里人。在上海读大学的,就是上海人;在重庆读大学的,就是重庆人;在武汉读大学的,就是武汉人;在西安读大学的,就是西安人。

试想,孔庆东若毕业于哈工大,或者曲阜师范学院,何来满身匪霸与土蛮?王朔如果出生在陕西,受教于浙江杭州,他的作品也不会有满纸的痞子气。

大学入门之时,多数人都处在束发、弱冠之年,四维不清,八德不明,三观未定,是大学师长们的学问人品影响了他们,塑造了他们,是大学所在地的社情民风熏陶了他们,滋养了他们。

上大学头一个学期,负笈东西南北中的同学们,回到高中的母校聚会,大家互相发现,大学所在地不同,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各异。在山东和东北的同学,粗杂粮吃多了,身体长得又高又壮;而在上海和杭州的同学,和风细雨沐浴多了,个个变得精巧灵秀,顾盼生姿。

虽然中国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师资全国融汇,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但生源的主流还是来自本地,且中国疆域辽阔,风俗水土差别巨大,地域文化对大学的校风、学风、以及传统的形成,有着难以抵御的影响。所以,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母校的特质,包括学术特质和地域文化特质。换句话说,你在哪里读大学,你就是哪里人。

我的这一论断,在海外最容易得到验证。中文媒体上写文章的人,其人品和文风,基本上都带有其所属大学和大学所在地的特征。假如你对中国的大学和城市很了解的话,那么,你很容易读文识人,未曾谋面,已知背景,上网于帷幄之中,知人于千里之外。

汪汪,汪!

 

20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