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独轮车,到底谁发明的?
文章来源: 农家苦2015-05-24 11:42:36

眼下春回大地,风和日丽,正是打理花园、菜园和庭院的好时机。你在搬运土壤、草皮、肥料、种子,输送花盆、泥炭和mulch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园艺工具,可能要数独轮推车wheelbarrow了。

这个简单、普通、低科技、不耗能的小型运输工具,使用起来方便至极,可却十分有效。作为园丁,你在享受独轮车运载便捷的同时,可曾想过隐藏在它轮子下面的神奇故事?下面你一边干活,一边听我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独轮车发源于中国。这一点,除了希腊人不同意以外,其他文明古国和文明今国的人,均无异议。现在的问题是,说它发源于中国,中国却找不到准确的发明时间,更查不出真名实姓的发明人;希腊人说他们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就开始用独轮车,在建筑工地上运送材料了,可他们所说的独轮车,根本不是运载工具的独轮车,所以,不能作为发明独轮车的证据。

世界上还有两个有资格与中国争夺独轮车发明权的国家,就是埃及和印度,可人家从古至今,都喜欢把东西顶在头上运送,从来不用运输工具。

尽管独轮车是工业革命以前最有效的陆上运输工具,然而,能够查到的史料显示,欧洲至公元十二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宋代,才开始传入独轮车。

欧洲人把它仅仅当成是短途货运工具(cargo transport),运用于建筑工地、农田和矿场,属于非道路运输工具。英语把独轮车叫“wheelbarrow”,两个轮子的叫“cart”,四个轮子的叫“wagon”。三轮车在西方倒是很少见到。

中国的独轮车,轮子高,两边有装载框架,一开始就是中、长途旅行(travel)运输工具,它既能载货,也能载人,几百斤重的肥猪,七八个小孩,放在上面推行几十公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是关于孝道教育的。说有个不孝之子,嫌父母老迈不中用,徒然空耗家里的粮食,于是,他就用独轮车把双亲推到山崖下扔了。回来他跟儿子说起此事,儿子问父亲,有没有把车子留下?父亲说,要车子何用?儿子毫不掩饰地回答说,留着将来我用它推你们呀。

现在的花园wheelbarrow,要用它同时装运两个老人,即使老人骨瘦如柴,恐怕也不那么易吧。

关于独轮车在中国的发明时间、发明地点和发明人,目前国内学界,基本上还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仅从有限的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断言,独轮车最早出现在公元二世纪的东汉,并武断地把独轮车的发明人假托为诸葛亮。

根据我个人掌握的资料分析,独轮车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应该远远早于东汉;它最初的用途,也绝对是民用,而不是军用;诸葛亮虽然对独轮车进行了“民转军”的改进,但他不可能是独轮车的发明人。我的分析理由如下:

一、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独轮车比双轮车至少要早二千年。中国古史公认,黄帝是车子的发明人,实际上也是假托,但黄帝发明的车子不是独轮车,而是两个轮子的指南车。这就是说,早在黄帝发明双轮指南车之前二千年,独轮车就已经存在了。

二、汉字的“車”,《说文》:“舆轮之总名。” 段注:“象其一舆两轮一轴。”显然是指两轮车。汉字为仓颉所造,而仓颉又是黄帝的史官,说明在黄帝时代,已经有了两轮车,说它是夏后时奚仲所造,那就乱了时间顺序。考工记说,舆人为车,即车是载人的,不是载货的。用什么作动力呢?开始都是用人力往前推或者往后拖,至骊连氏时已经用牛马拉车了。

三、从以上两点看,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和仓颉,他们俩的功勋创制并不涵盖独轮车。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而中原却没有发明独轮车的证据。这说明,独轮车是由中原正统以外的区域文明发明的。那么,吴越、荆楚、东夷、巴蜀,究竟是哪一个呢?

四、对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无需上天入地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证据,有现成的而且众所周知的史料足以推断。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秦汉两代都在秦岭大规模修建栈道,让帝国的势力能够进入巴蜀,让巴蜀的资源能够供应帝国首都。

栈道是什么?马路是给马行驶的道路,栈道自然是为栈车修建的专用道路。栈,古文的意思是“輦”。后世把“辇”解释为皇帝乘坐的人力舆轿,即《步辇图》和《晋文公复国图》中的玩意儿,其实不对,辇,古文的意思就是人挽车,即一人手推的独轮车。秦汉唐宋的御辇,是根据独轮车改进的。


步辇图

晋文公复国图

古代最早的旅馆酒店叫“客栈”,大多设于长亭外,古道边。因为客栈是专门为推着独轮车旅行的客人提供歇脚住宿的地方,所以不提供饮食,只提供洗脚服务。所谓“车马劳顿”,车在前朝,马在后代,用马和马车做交通工具是后来的事,“驿站”就是提供车马服务的旅馆,有“马”字出现了嘛。

顺便说一下,我们今天所说的客套话“接风洗尘”,接什么风?洗哪里的尘?按照古代的意思,应该是接独轮车风帆上的风(后文会讲到),洗独轮车车夫脚上的尘,不是脸上的尘。《水浒》中还有衙役给发配犯人洗脚的记录。


现代仿古客栈都是样子货

秦栈道和蜀栈道,都是在崖壁上凿洞,将石条或木杵楔入洞中,再将木板铺于其上,形成道路。根据杠杆原理,这样的道路不可能太宽,也不可能承受四轮辎重车的重量,最适合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

独轮车的轮着点和人的两脚所形成的平衡面,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易于控制弯道离心力。所以,栈道也称“辇道”。又因为人力毕竟有限,行驶不远就需要休息,所以在栈道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有上下阶梯的地方,就会建有亭阁,专供卸货装载和休息所用,因而栈道又称“阁道”。

五、从栈道反推到辇车,再由辇车推断出,独轮车的发源地应为四川。史书记载,秦汉栈道都是从外往里修筑的,可推理得知,秦汉两个帝国的首都均建在关中平原,而平原上的人不可能具有修筑栈道的经验和智慧,一定是从巴蜀走出来的人提供的办法。所以,秦汉栈道应该是帝国交通部对蜀人从里往外修筑的栈道的模仿。

六、行文至此,关于独轮车在中国的发源地问题,应该毫无争议、再无悬念了。可到底是哪一位蜀人发明了独轮车呢?探索这个问题,远比探索发源地问题更难,因为在中国查无实据,连想当然都想不出。史失求诸野,中失求诸西,我们不妨从西方的典籍和史料中找一找蛛丝马迹。

《旧约.创世记》第3章第2224节,关于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园的记载,英文连续用了三个词:名词Expulsion,动词send drive。中文版圣经则选用了“逐”、“打发”和“赶”三个动词与之对应。

仔细推敲,觉得“打发”较模糊,歧义太多;“逐”和“赶”都带有強制离开的意思,这不但不符合上帝仁慈怜悯的特性,而且这两个词的原始意思都是跟驱赶牲口有关,神跟人的关系,哪能象人跟牲口的关系呢,所以不贴切。有一个现代汉语不常使用的方言词——攆,可以代替“逐”和“赶”。攆,虽然也有“驱赶”的意思,但语气要平和的多。用“始祖被‘攆’”,不仅符合当时神与人的关系,符合上帝对人犯罪的量刑,也符合始祖离开伊甸园时的真实情形。

要知道,“驱赶”的行为,只有在被驱赶者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或者驱赶者怒不可遏的情況下,才会做出。人是在被诱惑的情况下犯罪的,神对人失望、惋惜甚至不满都有,但不至于愤怒。

攆,撇开左边的“扌”不管,右边的“輦”字就是独轮车。“車”字上面加两个“夫”。这“夫夫”不是两个车夫,而是两个农夫,因为亚当和夏娃是被发配去务农的。繁体字的“車”,古文并不是双轮车的平面图,而是一轮一轴两边各放一个货框,由世界的“世”象形。

现代雇主与员工之间发生不愉快时,开明的老板在炒员工鱿鱼的时候,通常总要发给最后一个月或两个月的工资,给点实物补偿。人与人之间尚能做到仁慈、礼帽、客气、人道,何况神对人呢?圣经上虽然只提到神用皮子给亚当和夏娃做衣服一句,但时值深秋,神给人路上预备的远不止一身衣服。

始祖在伊甸园逍遥的时候,吃喝用度全部是神供应的,出去自立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到达新的定居点的路上,以及在学会耕种之前的食物,神肯定都为他们预备了。

这些饮食、行李和盘缠,需要一个既简单又方便的交通工具帮助携带,于是,神就点化了一辆独轮车,让亚当推着出伊甸园。路面平坦的时候,夏娃就跟在车子的后面,或者坐在车上兜风,路面崎岖的时候,她就走到车子的前面,帮助丈夫拉车。英文用drive,显然与车子有关。

由此可知,独轮车并不是历史上某个聪明人发明的。它的真正发明人既不是希腊人,也不是中国人,更不是四川人,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黄帝,而是上帝。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最早使用独轮车,后来由他们夫妇辗转带到了中国的四川。最近几年,国内还真有人煞有介事地考证出伊甸园就在四川呢。

皇帝老儿之所以把“辇道”据为己有,辟为御驾专用通道,还煞费苦心地刻上云龙水浪,除了独轮车历史太悠久,源头太正宗,恢宏远涉,弥山跨谷,最具高险惊惧,独步天下的皇家威仪以外,其来路神秘,疑为天造,也是重要的原因,天子当然要用神器嘛。

至于“撵”字左边的“扌”,联系到圣经后来的篇章看,上帝驱赶人从来不亲自动“手”,即便对人间的虎狼之师,风一样迅猛的恶敌,他也从不动“手”。所以,“撵”字中的“扌”很可能就是“桅杆和风帆”的意思。

上帝出于怜悯,为始祖设计了车帆,又起风吹送他们,让他们顺利地离开伊甸园。中国客套话中的“一路顺风”一词,应该典出于此,因为逆风就会把他们吹回伊甸园。水路的“路”很晚才有,所以,帆不可能一开始就指船帆。

当十八世纪,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國人在大型独轮车上架设桅(mast)与帆(sail)的时候,就象看到了诺亚方舟一样惊奇。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John Milton)还在1665年专门为此写过一首诗,让中国有帆独轮车在欧洲名声大噪。


试想,如此行,一路顺风多么重要


现代重庆人还在搞怪,瞧这婚庆形式多创意!

米尔顿万万沒有想到,这种有桅杆和风帆的独轮车,正是亚当和夏娃当年“失乐园”时使用的运载工具。你可能也没有想到,伊甸园Eden是花园Garden的滥觞,人类养花莳草打理花园,就是梦想再回到伊甸园,虽然时过境迁这么多年,可老祖宗用过的工具wheelbarrow,我们依然还在使用。(图片来自网络,故事取材汉编)

201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