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图图)
文章来源: 远方无声鸽2014-10-05 09:22:00


真正的画家比任何人都敏感于周遭环境的变化, 他们有着不同常人的双眼,看到的不但是时空和光影的微妙变化;也是社会和存在的本质,不过他们是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来。

 

[中国当代画家岳敏君的《自由引导人民》,每个人都咧嘴大笑,难道革命就是开玩笑!]

过去从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件香港人的绘画作品,不过今秋的这次运动使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颗东方之珠。香港画家是如何看待自己变化的社会呢? 我努力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当代香港本土画家的作品。很遗憾,看到的作品不多,也难怪被称为“精神沙漠”,好像香港本土没有一家像样的艺术学院,最近的一所还是2000年才成立的。或许是大部分香港人比较务实的缘故,这个学艺术不能当饭吃的金融宝地,最多艺术家就是搞些工艺品或装饰画。

 [香港画家陈中枢的油画《距离》,地铁上的年青人坐得很近,却又离得很远,很难想象这玩手机的一代会跑上街头]

不过美术学院没有,但应该还是有一些独立思考的画家,相信这次运动后,会出现更多的。下面找来几幅香港本土画家的绘画,让我们一起从艺术作品所渗透的香港人的精神世界,来一起关注这个过去没有身份认同的小社会。

 

[香港本地画家巢錫雄 年初的《中环花牌》,看他自己的解释,注意此画的中文字–2014,艺术家真是预言家,而不是记录者]

巢錫雄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

怎樣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生活在當下的真實感受,對我來說,是創作過程中最值得關注的事。在創作其中我開啟了中國文化這扇大門,用源遠流長的文化符號以及象徵圖形作為作品的背景和構成作品的支撐,中國文化實實在在是一個寶庫。在我來說,創作這個系列是長期思考之後的偶爾所得,創作之初朦朦朧朧,創作過程左迴右旋,能找到表達自己感受的方法。創作,的確不是件容昜事。在「花牌」系列作品中,我挪用了一些古老的文化圖騰和符號,並將之共置於花牌中,同時賦予新的色彩安排,但我並不想將作品處理為一幅「繪畫」,對於如何在作品中表達當代意義,對於最難處理的作品主題,我採用暗示或比喻等傳統表達手法,而是以個性化的文字為作品的一個組成部份,作品的結構不至單調,二來避免了作品表達出即時的情緒變化,有了這些設定,作品的主題以及我自己當下感受才順利地表達了出來。我希望自己是個使者,賦予牠們一個全新的意義。

 

 

[巢錫雄早几年的绘画《祝灶王爷上京言好事》,里面的政治讥讽不言而喻]

 

 

[吴冠中笔下的香港,写意式的期待还是现实的临摹?]

 

 

[注意:所有绘画为网络截图,可能色彩和原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