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角度看华裔与印裔及犹太裔的巨大差距
文章来源: 北美曹先生2018-04-30 13:15:53

一、现代社会中“组织”的重要性

印度裔在美国、在加拿大全面超过华裔,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语言、文化、教育、祖籍国影响、族裔特点,等等,甚至也有人认为是种族基因的差异,那到底什么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华人群体如何才能有所团结,以便在各个领域中更上一层楼,塑造华人的新形象呢?

据我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华人和印度裔(或其他族裔)最大的差距是:我们缺少真正有力的团体组织,来推动和维护华人群体的长远利益;就个人而言,华人也都普遍缺乏组织观念和组织性!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分工和大量的“组织”(也被称为“法人”)出现了,并逐渐让我们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法人”比人的力量大,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必须通过“组织”才能实现和保障!没有“组织”,何以形成“团结”?!

在加拿大和美国,印裔和华裔移民的时间和节奏都差不多,现在人数上华裔略微占优。据维基百科2016年数据,在加拿大,印裔和华裔分别为134万(占总人口4%)和177万(占5.1%);在美国,印裔和华裔分别为346万(占总人口1%)和489万(占1.5%)。但是,坦率地说,从各个领域全方位的比较来看,现在印裔都走在了华裔前面,这不仅体现在硅谷的科技界,在加拿大的政界更是明显。

现在加拿大三级政府里面,印裔议员和高阶官员以及政府公务员都显著多于华裔。包括本地西人和华人都知道,要想竞选议员,一定要找到印裔社区的大佬(某些组织的头头),有他们的支持才能拿到印裔的选票;而对于华人社区,即使找到某些组织的头头们,也很难拿到太多的华人选票。原因不言自明。

二、从两个案例看印度裔的组织能力

研究印度裔在北美的发展,先分析两个实际的案例。

案例1:说起印度裔和华裔在美国的比较,都会谈到两者在“硅谷”的地位差异。这方面的分析文章很多,不少人都归结为印度裔“抱团”,如果说印度裔比华裔团结,那他们又是怎么做到“抱团 ”的呢?下面这件事情可能很关键,也值得深思。

1992年,最早在硅谷站稳脚的一批印度裔聚到一起,筹办了印度企业家协会(TiE,网站为:https://tie.org/),该协会现有13000会员,很多都是行业精英和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宗旨是建立印度帮的人脉网络,不断培养印度裔的创业者和企业家。TiE自身组织的规范性和运作能力,从其网站上就能看出不少端倪,而其在印度裔的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正如美国科技企业家、印度裔学者维韦克·瓦德瓦(Vivek Wadhwa)曾说过的,印度裔人士一致同意:提升社区、增强更多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导与协助下一代企业家,为此他们组建了一个关系网。瓦德瓦说,第一代企业家如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在社区中起到榜样作用。这些早期成功者不但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还亲自对新移民提供指导。在美国,印度裔的很多互助工作都是通过这些专业组织进行的。 

案例2:去年加拿大BC省进行BC自由党党领选举,在那次选举中有位华人李耀华先生参选,他不但在华人居多的选区获得大部分的支持,在几个印度裔占多数的选区也得到绝对的支持。华人社区支持李耀华的原因比较简单,那么印裔社区又如何能做到“抱团”支持他呢?

更有看点的是:以BC省Surrey-Newton选区(这里居住的大都是印度裔的)为例分析。看一下第四轮和第五轮计票的票数变化情况。第四轮计票时,李耀华拿到了493票,说明他得到这个选区的印度裔的支持;在第五轮时(李耀华被淘汰),这493票中有334张票给了另一位候选人Andrew,这个“抱团”集中度也很高,请问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而其他华人选民居多的选区在李耀华被淘汰后,就基本放弃了投票权,更谈不上任何倾向性的投票。我没有实地考证,但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印度大佬或某个组织在推动的!

三、犹太裔的“组织能力”更是强大无比!

我们还可以简单看看犹太人在美国的发展史。犹太人进入美国的历史也不长,大批涌入也不过是100年前才开始的,至今约有700万左右,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多,但是犹太裔在美国所取得的成就是任何少数族裔都无法媲美的,也是华人群体难以望其项背的。

当犹太人在美国各个领域面临歧视无法施展身手的时候,他们就“抱团”建立各种机构组织,比如学校、医院、其它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等,以形成合力保护犹太裔的利益和助推自身的发展。比如,这些犹太裔组织中最有名的当属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简称AIPAC),该机构成立于1951年,现拥有会员超过10万人。在美国,包括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卿等行政首长当选后,甚至在参选时都需要前往总部位于华盛顿的AIPAC拜见真正的大佬,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愿意,可以翻翻AIPAC的网站,从中就能感受到这个组织的非同一般。

犹太人的“抱团”精神和成果已经超出了想象。印度裔的团结也只是体现在某些行业和地域(选区)上的团结,还做不到全国性的团结合作,而犹太裔的团结则已经超出了行业和地域,形成了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大团结,比如在美国政治选举活动中,第一犹太裔的投票率极高,是各大族裔中投票最高的,一般高达90%;第二从1924年开始犹太裔就一面倒地支持民主党,除了1924年和1980年这两次以外犹太裔支持民主党的票数占其总票数的比例都在60%以上,有不少次数该比例居然高达80-90%!

四、华人组织为何都孱弱无力?

有人说,华人在北美的组织也很多。的确,在华人集中的城市中,同乡会、宗亲会、校友会、各种协会、商会等,可以说华人组织多如牛毛,估计要比印度人的组织多得多了,但请问有影响力的组织有几个?

在美国,有个叫“美国百人会”的华人组织(成立于1990年,总部在纽约),可能算是最有影响力了,但是现在会员仅有153人,这个也许缘于他们设立比较高的会员门槛,但会员太少不但不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甚至与自己的族裔社区都无法达成充分的互动。在加拿大,更是如此,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华人组织根本就没有,甚至具有地方性影响力的组织也找不到几个。最近,温哥华有朋友筹建了“加拿大百人会”,希望这个新组织能带来新气象,真正起到团结和引领华人的作用。

统观北美的华人组织,可以有两个判断:第一,徒有组织之名,并无组织之实。作为组织,要有正规的愿景、目标、章程、会员、机构、活动等等,但大部分华人组织连自己的“会员”都说不清楚(有没有,有多少,会员责权利是什么等),甚至上网也查不到什么信息,根本没有自己的网址,有的也大都只是中文的(像温哥华成立于1906年的中华会馆也没有像样的英文网站内容)。第二,假大空,不接地气,别说在主流社会中,即使在华人社区内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华人组织往往看名头很大,但实际上没几个人,也没搞过什么像样的活动,不能和最基层的华人社区或者各级选区建立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内对外的影响力都微乎其微的。这里的民主体制,实质上就是“选区政治”,如果不能有效地链接或集中到选区上,都不会产生实际的政治效果。

从接地气而言,“宗教组织”算是与社区联系最为紧密的了。犹太裔、印度裔在美国、加拿大政治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他们各自的宗教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算是华裔群体很大的短板。本文并不详细讨论这方面。

为什么华人认识不到组织的重要性,也不擅长搞组织?回答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简单地说:

第一,从中国出来的第一代华人,对“组织”本身并不了解,甚至有天然的惧怕和排斥。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严格控制成立各种组织,虽然时断时续地允许或鼓励成立大小商业或企业组织,但是从来都是不允许自发地成立各种社会性组织,而社会组织在当今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各种协会等等。可以说,在西方社会里,几乎所有人除了属于家庭或某个工作机构外,一定会属于一个或多个的社会组织,这才是“社会人”应有的身份标志,但是华人除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外,就很少有这些“社会人”的属性,等同于游离于社会之外,个人或族裔的利益自然无人代表。同样,如果动员华人加入某些社会组织(尤其是党团),那将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第二代、第三代等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华人群体,也会受家庭或族裔在这方面的消极影响,另外这样的人群整体数量还比较小(或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其它的社会组织),以及他们个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有限等因素,使得他们也没有意愿和能力去创建强大的华人组织。

第五、关于“团结”与“组织”的再思考

在华人语境里,有不少和“团结”有关的俗语都值得仔细揣摩的。

比如“人多力量大”。请问人多了就一定会有力量、能达到预期目的吗?如果这些人无组织、无纪律,不但不会有力量,而是很容易出现窝里斗的情况。我们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华人利益受到伤害,可能呼啦啦站出来不少人去签名、去请愿、去抗议、去示威等等,但很快就会发现对方是一个组织或几个组织,经过几个回合较量和一点时间的拉锯战,华人就偃旗息鼓、无能为力了。所以说,有组织的群体才有力量,没有组织的群体其实就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不会有战斗力和持久性的。

再比如,“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前半句是褒义,也说明中国人的基因没有问题,甚至更棒,不存在天生就该“不团结”的问题,那为什么又会出现具有贬义的后半句呢?这正好说明中国人不擅长“搞组织”,不知道该如何团结起来,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什么是团结?所谓的“团结”就是“拉帮结伙”,就是“搞组织”,没有组织也就没有团结。对于华裔群体来说,暂时不要指望能有全国性或者全省的“大团结”,但应该像印度裔那样做到在某些行业或地域(比如某个社区或者选区)先团结起来,从而一点点增强华人的凝聚力,打造华人的新形象!

总之,“团结”不应该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必须找到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真正建立接地气、有效力的华人组织,不断提升每位华人的组织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北美大地带动华人群体抱团取暖,互助共赢!并有可能在未来追上或赶超印度裔,否则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