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新鸦片战争
文章来源: 飞翔11222015-03-05 23:18:23

所有人都不会忘记,近代中国走向厄运的标志是鸦片战争,是大英帝国让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侵略者的凶残与强权,是大英帝国教会了中国人什么是耻辱和隐忍。这也是习近平每每提起近代史就痛心疾首的原因。也正因如此,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得格外沉重。

于是,洗刷百年耻辱是中国梦的第一要义。而那些在给中国人民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灾难印记的侵略者对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情结和符号意义。正如日本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泪点,英国再怎么变换也是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代言人。威廉王子(PrinceWilliam)近日访问中国就曾被调侃面对英国曾经侵略文物是否尴尬。习近平对待英国的态度更是无处不在体现了对英国的某种对号入座。

习近平李克强上台后不止一次访问欧洲,而至今习近平并未访问英国。这与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将访问英国作为出访欧洲的首站,江泽民将1999年访问英国作为改善六四后外交环境的成绩截然不同。当下的英国虽然已经沉沦光荣不再,并不至于是最不受中国待见的国家。但英国这个中国领导人出访欧洲必定首先拜访的目的地在习近平看来并不那么重要,并被习近平选择性忽视了。此次威廉王子访华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递送英国女王的邀请函。当大英帝国不再是流程般派遣一个副部长来递送邀请函而是派出英国王室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做信使,当威廉王子没有了他的祖母在伦敦接见江泽民胡锦涛时的傲慢和尊严,而习近平也没有了胡锦涛江泽民远赴英国的谦卑和颔首,北京与伦敦的主动与被动顿时显现。江泽民时代极力谋求与英国的合作,胡锦涛时代仍将英国作为大国的外交史一去不复返了。


威廉王子与习近平会晤

从习近平出访欧洲过英国家门而不入,到习近平破规格亲自接见威廉,这种对待英国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背后的原因终于有了脚本和答案。威廉王子是30年来首次访问中国的英国王室成员,是有史以来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的最高规格信使,这使得英国作为一个曾经入侵中国的老牌帝国在百年来对中国低头和认同的程度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如果说自从发誓实现中国梦那一刻起习近平就决心打响鸦片战争的全新反攻战,那么威廉王子访华则意味着习近平已经取得了新鸦片战争的胜利。

不过,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并不在少数。鸦片战争开启了列强蹂躏中国的历史。中国目前要做的并不是对当年的敌人逐个复仇,中国要改变的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生存环境,要改变的是强权当道、列强横行的世界秩序。实现中国梦的新鸦片战争反攻战对象已经不是英国。从大局来看,决定当前国际秩序霸权横行的是美国。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习近平的进取心,俄罗斯的支持,美国盟友的四分五裂,使得中国打响鸦片战争反击战可谓占尽先机。

首先这场反击战有着强大的政治支撑——习近平的开拓进取,强大的政治指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经验,推动社会前进的是政治改革。清政府主动开展洋务运动是如此,邓小平先行拨乱反正力主改革开放是如此,习近平上台以后即宣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详细的事实计划也是如此。中国的去美国化离不开中国执政核心强烈的复兴报复,强势的作风,强烈的追求。习近平说,没有任何一代人距离复兴如此近的言外之意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习近平曾在视察时当众表示,“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习近平大手笔操刀反复在国际问题上强势的赢得国内支持的同时,西方媒体的认可更加能够凸习近平构建去美国化世界能够成功的信心。当一袭龙袍加身的习近平出现在英国主流杂志《经济学人》2013年5月的封面时,很多人从中读出了专制和威权的味道。时隔一年有余,同样是《经济学人》,同样是以习为主角的报道,文章的结构与语言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必须改变中国的人”、“掌控一切的主席”,取代了标签化的龙袍。不得不说,中国在变,西方媒体的报道也在跟着变化。后者虽然还没有褪去意识形态的外衣,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以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为“特色”的西方媒体似乎开始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正在出现一个强势领导人。

此外,习近平对军权的掌控也极为稳固,且不说打掉军中打老虎徐才厚谷俊山,习近平闪控军权的速度远超毛邓江胡。一代领导人的讲话成为题词悬挂意味着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军事领袖地位。从1935年到1939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自己的主张用了4年时间。第三次复出后,从担任军事最高领导人到发表军事讲话再到将军事主张口号化,邓小平用了8年时间。江泽民将自己的主张宣传至全军用了6年时间。和胡锦涛担任军事领袖3年后才提出自己的军事主张,并自始至终没有将自己的主张口号化相比,习近平上台后即提出强军目标,并在今年3月迅速将此上升为和毛邓江的指示同等地位的金科玉律印发全军张贴。习近平的存在感、强势感立刻显现。习近平是直接向在任内就确立领袖地位的江泽民比齐,并且比江泽民速度还要快。军权政权在握,为强势习近平答应鸦片战争反击战提供了强大的初动力。

在经济上,中国经济在疯狂高增长之后,开始回归理性,稳中有进、平稳开局。中国经济虽然面临着结构转型等问题,但各国对中国经济前景极为乐观。从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注资金砖国家银行,从到欧洲谈合作到拉美谈合作,中国的实力与受欢迎程度有目共睹。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公认的事实。

从外交上看,中国建立多极化世界的去美国化政策与俄罗斯志同道合,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冷战结束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已经是中俄的共识。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秩序的合理化发展的中俄两国都认为,军事集团已经过时。2000年俄罗斯外长明确指出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多极化,除此之外没有合理的踢打方案。俄罗斯政府当时发布了《外交政策概念》文件肯定多极化是俄罗斯处理国际政治事务所宣称的基础。中俄在阻止美国干扰国际公平正义强调单级霸权上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

而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美国也乐意让渡部分权力治理世界的权力。与之前的最大不同是,中国的第三极地位已经让美国必须顾忌。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无论是对垒的美俄双方外交官还是普京奥巴马,都纷纷与中国沟通。为了平衡俄罗斯的存在,美国甚至主动邀请中国共同打击ISIS,邀请中国参与阿富汗战后重建。并且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美国盟友体系破绽百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以及制裁俄罗斯问题上欧洲对美国的反叛尤为明显。习近平不访问英国,晾着英国本身来说也是对美国盟友的乘胜追击,是对美国盟友的分层次打击。这些对中国建设一个非美国一家主宰的公平的多级的世界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