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与肉的漩涡里挣扎。。。。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3-07-18 04:55:14

米兰昆德拉走了,网络里又是一轮消费的热浪。

我也是个俗人,很难免俗。何况网友给我作业,要努力做个听话的学生。

米兰昆德拉的《之轻》是小众类文艺小说。不是通俗小说,很难消遣,他的书充满哲学思辨的味道,读起来像读学术论著,

但是,你有他有我也得有,你读他读我也得读啊。不然怎么在文青圈子里混?大家一聚一聊如数家珍,你也得插嘴好像也是你的家珍,这才爽不是?

当初就是这么读的,囫囵吞枣,并没有仔细回味。接着又买了他的《无知》,上班忙忙碌碌,为了五斗米折腰是很累的差事,所以还是囫囵吞枣地读,人云亦云地说。

这一次蹭着一波热度,关键还有人逼着我交作业,就得有点认真地读了。

就说这书名吧。什么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虽然后来权威中译本又改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上去似乎顺口了,逻辑上还是怪怪的:轻飘飘的有什么不能承受,难道沉甸甸的才承受得起?

这轻与重的界限在哪里呢?

小说男一号托马斯似乎是在诠释着轻与重——

托马斯生活上轻飘飘:按当下标准,时尚地称呼是“渣男”,货真价实地渣!他周围的一大把一大把的女人连情人都不够格,就是性伴侣,就是找个乐,太轻浮了!可他在政治上又把自己的价值观看得很重,很有气节的样子。在当时的高压下,连第一书记杜布切克都被迫辞职了,他不过一篇反动文章还死硬死硬地扛着就是不肯低头。

据说有人为灵魂称过重:21克。怎么这么轻啊!

灵魂区区21克,肉体可达200磅,就算亭亭玉立一淑女,80磅90磅总有吧?孰轻孰重似乎一目了然。

但是这个沉甸甸的躯壳只要正常发育四肢健康,挪动起来并不算吃力。只是那21克的灵魂却常常出窍:鬼使神差,利令智昏,昏头昏脑,不知所措,最后一声长叹:我这是怎么啦?两手一摊,玩完。

21克的灵魂常常不听指挥。米兰昆德拉说的不能承受的轻难道是灵魂。果真如此,这个“轻”还真地难以承受!

《之轻》论到托马斯的主题,标出两个《轻与重》章节,论到女一号特蕾莎则是两个《灵与肉》章节。

特蕾莎没那么高文化修养,她实实在在,认为人就应该心口如一,灵与肉是不能分割的。就是她这种单纯真正让托马斯爱了一回。文人很有意思,交往要“无白丁”,可妻子不能太聪明。草民如此,伟大领袖也不喜欢太聪明太自我的女人。

相信灵与肉要统一的特蕾莎在现实中却一次一次被嘲弄。

你说这灵与肉孰轻孰重?

八十年代初,西北有一个曾经的右派张贤亮写了一本小说《灵与肉》,一时间轰动,端的是洛阳纸贵。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牧马人》,捧红了年轻的丛珊和朱时茂。受尽苦难的肉,可灵里浸透了爱国主义。张贤亮心爱的主人公叫许灵均,多好的名字啊!明里暗里都是爱国忠君!

对《牧马人》的最权威解释:“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李零在他的《丧家狗》一书的自序里说:“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便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同样都是灵与肉,但是内涵不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轻与重、灵与肉跟李零相近。

我们的轻与重、我们的灵与肉呢?

哈哈,太哲学了,还有点矫情!可这就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啊

 米兰昆德拉在他《小说的艺术》中说 “整部小说(指《之轻》)都只是一个长长的探寻,思考式的探询,是我所有小说构建其上的基础”

正是在失去对真理的确信以及与他人一致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个体。小说是个体的想象天堂。在这一领地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真理。但所有的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

打住。废话不宜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