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专家不如藏家,甚至不如大家
文章来源: 万发2018-01-07 12:35:05

 

 

有收藏爱好者对央视《一槌定音》清代陶瓷熨斗提出质疑,认为应是虎子。之所以产生这种误断,主要是对陶瓷工艺学造型设计和民俗学的常识缺乏必要的了解。

  先说虎子,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后者是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出土时虎子均摆放于死者头部位置而推断的。《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李贤注引《汉官仪》:“(侍中)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民俗学资料证明,虎子也俗称“夜壶”,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男人睡觉时摆放于头部,主要是为了拿取方便。虎子质地有金属、漆器、木器、陶瓷等多种。

西晋青瓷虎子

  陶瓷虎子在东汉墓中就有出土,到六墓葬出土最多,造型品种变化多端。东晋时出现扁圆形虎子,到宋代以后,基本以扁圆形为主,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邯郸陶瓷公司第五瓷厂还在生产 (这个瓷厂主要生产大缸,不但供内需,还远销国外,虎子的质地与大缸料一样,外施黑釉) ,以满足偏远山村人民生活所需,造型与宋代定型扁圆形的基本一样。虎子是男性小便用的实用器皿,无论造型如何变化,陶瓷工匠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实用功能,所以凡是虎子,其口部直颈较为宽大,均为圆形,而且口部均设在边缘部位,东汉时略上翘,到六朝时多呈45度斜角,保证了使用更加方便。宋代以后扁圆形的造型流行,而且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实用,其次扁圆形陶瓷可以直接拉坯成型,生产时省工省力,成本低廉,市场销售有竞争力。六朝墓葬出土虎子均为陪葬品,多出自贵族之墓,所以造型丰富,釉色纯正,做工精良,有的器物还刻有确切的纪年款,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均非寻常,多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主要存于南京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南朝出现的扁圆形虎子到宋代以后定型,基本都是实用器,民俗认为它是属于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故多使用灰陶、釉陶或缸料烧制,成本低廉,颜色灰暗,不使用时存放于背阴处,尽量不引起人们注意。

  熨斗是用来熨烫丝、麻、棉等织物的,其首要功能是需要一个平整的底面。陶瓷青花熨斗出现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景德镇,早期作品是正烧,底足无釉,应该是第一代产品。虽然底足无釉,但是底面十分平整。不要小看这平整的底面,其中蕴含着陶瓷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因为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要烧成像平板似的底足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是虎子,底足可以做成圈足、卧足或者支足,既好烧又可以减少废品率,成本低廉。但是熨斗需要平整的底面,陶瓷工艺发展到乾隆时期日趋成熟,可以烧造出平整而不变形的底面,所以嘉庆、道光时才会有陶瓷熨斗的出现,而熨斗的使用功能,又迫使陶瓷工匠不得不采用平烧这种费工费力的成型方法,制作时需要先做好平整的底面,然后将壶体粘结上,类似镶器做法,成本远远高于拉坯成型,而且还要装饰青花,突出视觉美感,又增加一道成本。

清道光青花熨斗是第一代产品,底面平整,青花画法娴熟,青白分明,视觉效果耀眼,与熨斗的使用功能相符。第二代产品到光绪时改进为立烧,底足有釉,光滑平整,使用时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造型与前期产品基本一样,只是前端呈三角状,更接近现代熨斗造型,美中不足之处是立烧圈足裸露在外,美感略显不足。第三代产品出现于上个世纪前半期,造型又有变化,灌水处增加了盖,避免使用时水溢出,这种熨斗直到解放初期仍在生产。第四代产品与电气相结合,只是底板为陶瓷的,都无釉,以金属陶瓷为主,现代还有纳米陶瓷等多品种。第一代产品和第二代产品容易被误认为虎子,尤其是第一代产品,底足无釉,更容易成为误解的理由。其实在陶瓷实践中,只要在烧造前精心修坯或者用湿布仔细擦洗,烧造后,即使无釉,仍然可以达到光滑平整的工艺要求。传世的第一代陶瓷熨斗,底部使用痕迹均十分明显,底面虽有包浆,甚至看上去粗糙,但是仍然平整,用手摩挲感觉十分滑润,完全可以说明它们的实际使用用途。陶瓷熨斗口部直颈较小,基本都是直角,也有的做成方口的,与虎子的实用功能截然不同。清代中晚期,宜兴地区也开始生产紫砂熨斗,张捷先生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第2期著文介绍一款宜钧釉紫砂熨斗:“这款紫砂‘盘奎’熨斗,总长28厘米、高14厘米、底宽13厘米、手柄长4厘米、盖纽长3厘米。上部中央盖纽周围有凸起的浮雕花卉纹饰。胎体段泥呈暗黄色,手柄红泥呈深红色,胎质细腻,釉面温润,质感透亮,釉面有自然形成的网格纹和若隐若现的蛤蛎光。熨斗的上部中央有一个带旋盖的口是用来灌注热水的,熨斗就是靠热水传出的热量来熨烫衣物。”说明清代中晚期流行陶瓷熨斗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的古玩行教授学徒时生怕学徒搞错,一再告诫:“熨斗叫虎子,生意难盘活。”陶瓷熨斗在熨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会烫烧衣物,其次是成本低廉,曾经在中国流行将近200年,需要后人认真研究。

到底是熨斗还是夜壶,有人提出了第三种观点,认为是醒酒器。

 

有个亿万富翁,把淘来的道光青花醒酒器,装满了82拉菲,喝一口,骚哄哄的,颇具历史沧桑感,别有风味。

 

 

古玩行业十大怪

一大怪:

没有藏品是“人才”,出书鉴宝赚外快。

不少所谓的古董鉴定专家,很难有自己的藏品;到处拿别人的“孩子”说事,给收藏颇丰的人做“真伪”鉴定,收费不手软,说话不留情;把一些藏友们忽悠的忘记了一句调侃“玩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专家,专家不如藏家。”虽是笑话,细想起来不是没有道理。

二大怪:

真正藏家不出台,闲隐都市桃源外。

真正的也是很有鉴识经验的收藏家,很少抛头露面,也不给人做鉴定,更不请人做鉴定,面对藏品,做做学问,收藏领域的媒体效应似乎与他们无关;难得听人说过王世襄和一些很有造就的收藏家做过什么鉴定活动。

三大怪:

“国宝文物”天价买,屯了一屋“大白菜”。

对文物鉴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听人一说是“国宝”就去买,一买就是一屋子,自称为收藏家,但找专家来看都躲躲闪闪,想卖又都卖不掉,拍卖行一件也不收,只能是自吹自擂,再去忽悠新入道者。

四大怪:

文物价格乱了套,真假新旧倒过来。

真的卖不过假的,老的卖不过新的。新的卖不过原石,这是古玩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又一笑话。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董,居然连一块和田玉籽料都卖不过。

五大怪:

古董文物无人识,真货被人忽悠坏。

面对一件文物,十个鉴定的人就会有十一种说法,谁也不服气谁,自己的鉴识就是真理。最后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难辨的垃圾;就像故宫的展品被人盗出来,都说是全仿,害的小偷一气之下,把国宝当垃圾扔了几件。

六大怪:

鉴定专家处处在,价格明标在门外。

只要给钱!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给钱,真的也是假的。上次鉴定是真的,这次没交鉴定费就是假的。

七大怪:

鉴定资格花钱买,不懂鉴识有招牌。

前些日曝光的一些黑心拍卖公司所聘用的鉴定专家他们的资质,居然是花了钱从某权威部门买的。

八大怪:

国宝古董在我这,唯我独尊心理怪。

别人的东西都是假的,自己的东西都是真的。这是收藏界的怪病,你睁着眼看他在那说瞎话,买前是垃圾,买到手后就变成国宝,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假的。

九大怪:

只征集不拍卖,图录收费交上来。

不少拍卖单位一年难得拍卖出一件藏品,就是拍卖一次,也是装模作样,雇几个人举举牌。主要靠收取一些初入收藏之门的又想一夜暴富的收藏爱好者的佣金或者图录费养活自己,每次征集一千件,一件只收一千元,也是一百万,印一千本图录,一本三十成本也不到。

十大怪:

处处都有潜规则,让人心酸很无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