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崔健
文章来源: 写写2014-02-13 07:25:53
第一次听到崔健是在北大的大饭厅,嘈杂的人群,不耐烦的等待,以及空气中热乎乎的包子味混杂着青春的荷尔蒙的味道。终于,一个一身绿军装,挽着一条腿裤的人出现了。台上的灯光闪烁得让人睁不开眼,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和嘘声中,他抱着吉他像脚下踩了弹簧一样有节奏地卖力跳跃着。。。听不清歌词。“吃包子撑着了吧!”我旁边的人起哄。但青春却定格在了那一刻。那灯光,那声音,那空气中的味道,以及一种穿透全身的力量。
 
一夜之间,校园里到处都是《一无所有》的歌和《一无所有》文化衫。当年的我们唱着《一无所有》,多少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成分在里边。因为唱着一无所有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我们充满朝气,追求自由,坚信未来。我们有着人生最大的财富—青春。
 
大学最后一年,父亲突然辞世,再加上时事变化,一切计划都被打乱,前途渺茫。是《一无所有》陪着我度过了最困难也是决定我人生观的那段时间。不再依赖,独立,自由,爱咋咋地。
 
今天的我再听这首歌,更多的却是伤感。一路走来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们是否依然一无所有?我们是不是永远一无所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人生就像一场梦,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别人到不了我的梦中,我也到不了别人的梦里。一无所有。
 
喜欢崔健,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独有的致青春的方式。我们忠于我们的青春,更忠诚于当初的梦想。相信那一晚在场的所有人,都会成为崔健的忠诚粉丝。因为那一刻,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青春和梦想。
 
崔健的歌有些隐晦模糊,就像生活一样,说不清道不明,却莫名地穿透你的内心。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一时有一时的感受。有人喜欢他是因为他作品中的政治性,有人不喜欢他也是因为他作品的政治性。但也许这只是我们自作多情的YY。人家根本就没想成为代言这个时代的叛逆的精神领袖,更不想让您楞给他身上绑上一面大旗推上去堵枪眼。千万别像分析鲁迅那样分析崔健的歌词。《一无所有》也许就真的是一无所有,只是一场春梦后醒来的惆怅而已,没有您想象出来的那些高尚深远含义。
 
崔健就是崔健,没有标签。就象他自己说的,“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假行僧》。
 
致崔健,就是致青春,以及青春所包含的一切。当我们每一次唱起这些歌的时候,青春不再是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