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亲眼所见,苏联红军在东北(续1)
文章来源: 自来美2014-08-06 18:06:02


1945年8月15日后,东北的归属是政权管辖的真空期,即:日本投降,满洲国消亡,国民政府尚未接管,八路尚在匪盗期,直到8月21日苏联红军未战而进驻奉天(沈阳),本地区处于兵慌马乱 。
9月下旬的一日,我和老舅在庄稼地忙了一天,正准备套车收工之际,冷不防串出一苏军大兵,抢了我家骡子,飞腿犏上脊背扬长向南奔去。无奈,只好徒步回村,派家人骑马追赶,万幸天亮后家人骑马带着骡子返回家园。原来,苏军大兵抢了骡子是为了赶路,到接近沈阳的清水台镇,找到队伍了吧?弃骡而去,我家人得骡而归,全家大喜!及至,1956年读了肖洛霍夫的小说 “静静的顿河”,哥萨克骑兵队长格利高里的形象,立刻映入脑际,就是此次苏军大兵抢骡的写照。骡子不如马好骑,可见苏兵的骑术了!

苏军时常造访我村,先是找酒;光顾村中几家”烧锅“ (制酒作坊)不给钱是当然的,喝得酩酊大醉就叽叽哇哇叫 :“Madam 上高!Madam 上高!” ;此处,不必说东北人都懂是i什么意思了!待上了中学,学了俄语已经知道 Madam的意思;但是,怎么也找不到 “上高”一词 。原来,苏军士兵误以为 “上高” 等于中文 “好 ” 的意思;东北人误以为“上高”是俄语 “好” 的意思 ;算是 “好” 的误会吧 !

我家开菜园子,时常赶着胶皮车(马车)往沈阳小东关菜市云送新鲜蔬菜;那时使用的钱是由 “苏联红军司令部” 发行的纸币(见附 照片,来自网上,致谢!),我亲自见过并使用过,100元面额的是蓝色,十元的为红色。印象极深刻,是因为当时害怕红军抢劫,想办法藏在 “老板子”(马车夫)座下掏空的抽屉里,安全可靠 。

苏军的行为东北人最清楚,也多有披露 。前文提到的江东六十四屯,是在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包括
海参崴 (俄称: 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都属于中国的领土;至今无人提起,只有右派曾提过,令人扼腕 !前博文曾提到的50nia年代苏联无偿援助的156项工程,到了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时,苏修趁中国三年困难时期,催还156 项的 债务。全国人民在 D 的领导下,勒紧腰带用用尺量的厚猪肉,筛选过 的大苹果,粮食等还债 。
由于意识形态得分歧,兄弟翻脸,反目成仇;老大哥那样对待小弟弟,是何等地悲哀啊 !
你知道吗,苏方拒不接受不合尺寸的猪肉和苹果等物,中方也 ”硬气“地 当地销毁 。可那时中国人正是眼巴巴地盼望,每月四两油,半斤肉的时期 ;运回国内或许少饿死一些人,何必强装硬汉呢?





[苏联红军司令部]在东北发行的流通纸币
(来自网上,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