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歧视 – 个人经历
文章来源: 土狼2020-06-07 21:26:53

土狼从来反对任何类型的歧视,因为歧视本身是不道德的,软弱的。歧视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我人生中遇到几次,但我拒绝歧视任何人。

今天在海外,我想谈谈国内的歧视。生在南京的我,没有觉得在南京受到过任何歧视。南京是热情的城市,其实性格上更像北方一些。从出生到离开南京去西安,后来回南京借读一年小学,还有每年探亲看我的外公外婆直到他们过世,多次去南京。南京对我来说就是家,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南京话,就很惬意。那里有几个儿时的小朋友,一起去紫金山采桑叶,去湖里光屁股游泳。一个楼里的邻家姐姐对我很好,我很多时候跟着她的哥哥一起混。后来,小姐姐上了外国语学校,那是我很羡慕,在文革时期这么小可以学外语。

第一次来上海是81年冬天的大学寒假,我在上海转车。找了亲戚家借宿一夜。表哥对我挺好,但他家里的其他人看我总是让我感到身上辣辣的。总觉得自己像没有穿裤子一样。虽然我一直戴着浙大的校徽,还恨不得那个校徽再大一些,但是什么校徽也改变不了亲戚看我的眼光。表哥很好,陪我在附近的街上转了两个小时。我的感觉是上海很大,很时尚,但和我距离很远。粗布衣衫的我和上海时尚的男男女女格格不入。第一次来上海,我就听得懂90%上海话,因为母亲是杭州人,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强。我能听,不能说,在买东西,交流时感觉到81年的上海很排外。我当时看着街上时尚的上海女人,心里想老子有一天要娶个上海女人,睡了她。(附加一句,我今天很开心娶了湘妹子。早忘记自己81年看上海时的想法了)。

那种歧视多半不是公开的,是眼光里的优越感,越是上海社会底层越是强烈。我天真的想,等工作了,有了钱,应该就不会被歧视了。 后来,84年大学毕业,85年从厦门做项目到上海转火车,停留了两天。那时发哥演的“上海滩 ”刚刚风靡,自己走在上海滩上不自觉觉得有了许文强的角色,现实是自己在上海人眼里就是外来的乡武宁(乡下人),应该是我的礼仪和莽撞,言谈太不象本地人吧。 几次被别人公开叫成“北方人”。我发现,那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在上海就是个屁。比起81年,感到的歧视更加公开。

后来,多次去上海,也没有再关注歧视的问题,因为被人家白眼惯了。 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觉得歧视呢?大概是1992年,我从汕头去位于军工路的上海柴油机厂订货。人家厂商很牛,不甩客户,轮到中午吃饭,餐厅不给客户用,告诉我自己坐公交半个小时去五角场吃午饭,下午继续。 他们觉得他们的食堂是特权,因为是补贴的,断然不能给外人享受。土狼当即打了出租车,去五角场找了一家体面的餐馆,一个人四菜一汤,大吃一顿。下午,厂里的人知道我这个客户有点拽,就态度好了不少,因为他们知道我打车去的,还点了大鱼大肉,还没有吃完。

2005年,出国多年以后回上海,感觉自己受欢迎了,虽然自己还是没有钱。我归功于上海精神文明建设。 :)我约了表哥来皇冠假日酒店吃饭,没有想到他带了一家人来。土狼热情款待,大吃一顿。自己最难的时候,别人帮过忙,不能忘恩。看着表哥一家议论着酒店的装修,试着席梦思的硬度,听着美女大厅弹钢琴的享受,我很开心世界和谐了,不歧视了。

今天的上海真的很好,我完全感受不到歧视了。社会在进步。

和上海比较起来,杭州大学四年没有感到歧视,虽然她和上海距离很近。

就说曾经的江苏吧,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江苏人看不起外地人,这些都是无厘头的歧视。其实是自己心底里没有底气和软弱,才会歧视别人。

有人说北京人排外,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喜欢北京。

至于我长大的城市西安,就更没有歧视了。 陕西人太实在,在自己的土地上还偶尔被南方人歧视。也是醉了。

土狼 2020-06-08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