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落后的根源
文章来源: 西河2013-10-03 07:13:26
说中华文明是个愚昧和落后的文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肯定不高兴,也不接受。要是问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什么,恐怕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虽然大多数人都会提到儒、释、道,但是绝大多数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真要细究,则争论不休,没有定论。都说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但是今天的教育99%是来自西方欧美的知识。偶尔几个人喜欢琢磨着想点事儿的,搞出来的不是气功、香功,就是大雁功,甩手功。 一个文明的最高成就的核心标志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思想财富对人类的造福。 如果搞不清楚中华文明最深刻的思想是什么,不妨看看这个文明最后造就了什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和一个超级庞大的人口。几千年独立和封闭发展的结果是人口的无法抑制的膨胀,和人均资源的不断下降。中国今天依然在痛苦地企图从农耕文明中脱身和朝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在以往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这个地区的人都面临着农耕土地的不断加剧的危机。 是什么最终导致这个地区的人口逆势膨胀,土地越危机越生育?根源是这个文明的核心思想出了瑕疵,这个瑕疵在漫长的岁月积累过程之中,逐渐显露出来,这个文明的瑕疵用个简单的比喻是:活着很危险。 在人类社会演化的过程中,多民族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每一个民族都带来他们自己的宗教和信仰。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无疑是解决多民族共存的妥善办法,但是这远远不够。信仰的不同,从根本上就是仇敌。两个不同的信仰之间是用血肉都无法填平的鸿沟。在多民族统一为一个国家以后,信仰的统一是必须进行的,否则,要么是由于信仰带来的战争和分裂,要么是信仰的彼此摩擦和消耗,导致整体国家进入一种羸弱的状态,最后被外侵吞没。 今天,大家张口就谈儒释道,但是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恐怕没有人能够理清。在民间,更是杂毛鬼神遍地横行,尤任愚民昧智。在现实的土地日益严酷的同时,思想则是广大的荒野。 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就是庞杂无序,隆隆总总,莫衷一是,没有核心。从这个现象来看,似乎是表明这个地区的人都弱智,象是个二傻子。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但是思想的探索和进取却是相当的有限,与这个国家的规模不相称。 在思想的非统一状态下,势必放任民众以一种愚昧的自然状态生存,也就是重新回到自然的生存竞争中去,导致人口的自然膨胀。 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竞争,发生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不幸的是,这种自然状态下的竞争都导致了人口的膨胀,而不是和谐相处,这又是生存危机感使然。 中华文明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贵族文化圈,思想活动排除民众的参与。逐渐形成资源和财富的进一步分化和集中,形成世袭制度。由于贫富差距,中华文明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维护富人的统治,就是人治和治人。富人和贱民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彼此难以沟通和交流。 到此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的致命缺陷是,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和人类对于这个不平等的认识。 人生来是不平等的,有强健的有虚弱的,有敏慧有愚钝的。这种天生的不同,预示着后天的不平等。是任由这种不平等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存在和行驶,还是适当的限制和平衡,这是个人类社会化文明演进的标志。如果一个人类生存的环境,给人类造成生存危机和生存危险意识,那么人人自危的恐惧感将会最终导致社会的分裂和解体。 人类社会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存安全,提供给人劳作的喜悦和回报,这需要整个国家的统一信仰为基础。这个统一和一致的信仰,是国家真正的灵魂和价值,也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一个思想积极探索和开拓的社会,并且这个社会得益于思考。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一个思想禁锢和停滞不前的社会。今天的中国需要思想的自由和思想化成力量的渠道,否则就是一个在古老文明枷锁下慢慢死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