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为什么没有名校情结
文章来源: 羽衣飞飞2015-01-07 08:05:45
原因很简单,没去过呀。
国内读的不是名校,没有走在顶尖学府的校园里,带着闪闪发光的校徽;也不曾走在美国名校的校园里,欣赏秋月冬雪。
学校对于我,一直都仿佛是要过的堂廊,匆匆走过去,为将来的工作当垫脚石。
年少时,满脑子都是什么专业热,将来怎么找份好工作可以赚到钱。
人目光一旦停留在这里,视野就变小。
记得我到美国读研究生第二个学期就找到工作了,去一家出版社做事,专门印刷大学校友录的。老板德国移民,要多小气有多小气,最后我们几个忍无可忍,集体地辞了职。
继续换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只要给了offer就去,很快找到,不合适再换。
对就业没有太多想法,钱觉得可以就行。
一转眼来美国20年了。
钱赚到没有?应该是没有,如果赚到就该退休了。
40岁的人,已经失去了事业心,满脑子就是老公孩子热炕头这点儿事,好在认识了上帝,心里面终于有了平安,否则,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
回想过去这20多年,除了最近几年觉得岁月安好以外,其他的时候,老是觉得自己就是过客,到哪里都没有安定感,总有焦虑,担心,各种不安。
大学的时候开始找工作,在校园外教幼儿园孩子英语。
大学没毕业就已经找到了正式的工作。
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是边学习边工作。
工作的时候,心里面也没有真正对自己做的事情生出那种由衷的热爱来。最开始的几年努力过,也喜欢过,慢慢的就开始变淡了,工作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
有时常常想,有没有可能有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活法可以让人焦虑少一点,生活更多彩一点?
是不是名校能给提供这个机会呢?
不知道。
我从不曾去过,没吃过猪肉的人,不敢说猪肉不好吃。
我不知道名校的人是怎么想的,是否胸中有乾坤,心中有个新世界,脚下走的路更阳光。
更不知道名校的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是否行过万里路,见过各种桥。
自然希望孩子将来能读上好学校,找个他可心的专业,把心放到他愿意做的事情上去。我为钱焦虑了很多年,也没赚到,最后发现,让人焦虑的不是钱的数目,而是对钱的渴望无止境。
想让孩子跟我不一样。
因为我的小肩膀,实在太小,看到的实在太浅太窄。
会因为父母没有名校做起点,孩子起不来吗?不知道。
但我希望他能跟我不一样,比我好,比我安定,比我更懂得享受生活。
没读过名校就这点好处,孩子比自己强大的空间更大些,自己当了地毯,铺好,让孩子踏步走过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怎么说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