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不来,看看能记住的有多少。。。
文章来源: 桃子苹果2021-07-10 16:53:24

1. 这几个月的微信来往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没有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决策,也可以过一辈子,而所谓三观其实也可以随心所欲。没有因果,只有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不必替人纠结或惋惜,走过路过就当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这么说,有些高高在上?或者更是一种无奈吧?

比如,坚持吃药吧?能不吃就不吃,因为长吃对身体不好。去医院检查吧?不去,反正活不长。 搞不懂,究竟是想活长久些,还是求死心切呢?矛盾么?也许,在那个状态中,自己都说不清,究竟想怎么样,怎么才能不纠结,不矛盾,怎么才能心平气和地走向终点。

比如,想女儿吗?她是我的心头肉。跟她好好聊聊?那个没良心的东西。一直以来在彼此生活中缺失的角色,结果是谁都不适应对方。现实中这样的鸿沟,真可以逾越么?而他们还有愿望,有机会吗?

2. 总算听完一本书。Surviving the White Gaze A Memoir By Rebecca Carroll

有意思。不过,还是不太想听nonfiction 的书。唉。。。

居然还在看楚乔传(主要是书),喜欢对燕洵和诸葛玥的刻画,虽然燕洵这个人物很典型,也很老套。小说么,喜欢的就是超脱现实的完美。闺蜜说得对,现在看和年轻时看心态很不同,体会当然也就很不同,不再有代入感和憧憬。只是觉得对美好,善良的认同,亘古不变。

3. 夏天了,需要教会送饭的人减少了不少,homeless 的人可以出去找饭吃了?另外,一些独居的老人家里也常有客人来访。不知道这个需求会不会随着pandemic的结束而终止。就连MOW我的路线上也少了,除了两位去世的老人,好像有些人也不再需要了。社会和政府都在做类似的事,所以,趋势也有些同步?

4. 正在有点发愁剧荒的时候,发现了这部剧,变成你的那一天。角度很有意思,演员的诠释也不错。

换位思考,的确很难。即使不能换身,也应该学着去倾听,努力相信诉说的人有自己的理由和苦衷,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和指导。谁比谁更懂对错,好坏,利弊呢?

差点忘了,再补上。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自然有不一样的理解,这是常识,虽然实际上摆脱自己的思维惯势而观察是极富挑战的。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这个以前似乎没太留意,想想似乎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