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阴阳”到底是个啥?
文章来源: 老几空间2013-06-15 21:50:04

中国的“阴阳”到底是个啥?

 

易经符号之“道”(2

 

老几

 

两仪就是“阴阳”,我们以前比较东西方哲学“存在”时说过。“阴”指事物里面的看不见的东西,“阳”指表面的能看见的东西。现在我再说阴阳,前面的解释就不对了。读者朋友请记住,“凡是老几说出来的话,就一定是错的”。而且这话也不是老几自己说的,前人早就“不占而知”了。佛说“不可说”,为什么?

您肯定要说,老几在这里废什么话?故弄玄虚?非也。

不 管是现代科学还是传统文化里面,说任何话,做任何事,离不开前提和环境。这两者变了,以前的结论就不成立了。比如早上我去你家拜访。你请我吃东西,我说不 饿,吃不下,这时你家里人自己吃饭,没有问题。可到了中午或晚上吃饭时间,您还是自顾自的吃,就因为早晨我说过不饿。这事是不是就太过荒唐?早上老几说不 饿的话,到晚上来用,就一定是错。老祖宗这“相对论”,道理看起来简单,实际中没有几个人不犯糊涂的。

这 一节我们要说的是,“阴”“阳”的概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论”。“阴”是相对于“阳”来说,“阳”是相对于“阴”来讲;无“阳”就无所谓“阴”,无 “阴”也就谈不上“阳”。“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其根。具体说来,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胸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表为阳,里为 阴;来为阳,往为阴;硬为阳,软为阴;直为阳,曲为阴;强为阳,弱为阴;亮为阳,暗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等等等等。 “阴”“阳”是易之基础之基础,不可不详。依据是什么?“易传”里面说得清清楚楚。

(百度的说法:“关于两仪,综代易学家的理有七: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真是笑死人不偿命。读者看看上面老几列了多少种“白读(百度)”所谓的“两仪”?还号称“代易学家的理论”,拉大旗做虎皮,只能是贻笑大方。说明什么?没有抽象和归纳能力,再怎么“寻章摘句,皓首穷经”,也没有用。)

 

前面我们说了,爻的来历已不可考。但是爻的意思我们知道,“爻,交也”。于是我们推测爻的本意是用于“阴阳相交”,所以玄同,郭沫若等人认为“—”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本身没有错,只不过是不全面而已。于是我们也就知道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了:人类繁衍之道,靠得是“—”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相交。“所谓大道至简”,人类繁衍之道,就这样以“—”“--”的“象”代表了。反过来,由“象”及“理”,由“理”及“道”,就可以知道人类繁衍之“道”。而后来这个逆过程扩展开来的思路,就是“象理”派预测的基础。

 

 

两仪说完了,再来说说四象。(注意,我没有“三”:-首先我们得知道四象是什么。看看百度的说法:“四象的法更多,如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南、西、北;春、夏、秋、冬;青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这都哪儿跟哪儿?

 

 

四象就是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没有别的乱七八糟!(传统文化垃圾甚多,有些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堆起来的?有人说,中国文化里没有清晰的概念。而说这话的就是中国人里面靠百度为生的大学问家(这里不单指兔子哲学家)。很多批判传统文化之人,既不知01(道德经),也不知234(易经),就敢大言不惭地批这个批哪个。中国文化垃圾这么多,您是不是先把批的东西弄清楚再说?)

 

如何生出四象?着落在“爻”上。爻乃交也,阴阳相交万物生。四象的“生”法一句话可以概括:阴阴重叠称老阴,阳阳重叠为老阳,阳交阴处为少阴,阴交阳处为少阳。八卦的“生”法道理一样。具体的后面再讲。

 

附后

中国古文化里常用比喻的方法,其中又以暗喻最妙。这“乐趣”的代价就是容易引起歧义,特别是在没有多少背景读者不注意判断其中的逻辑联系的情况下。

近代尝试用科学理论来阐释易经意义的有很多。最普遍的大概是数学方法,以01的数字表示“阴”“阳”,进而以二进制表示卦象。我不反对这样的尝试。但是总觉得是得了数,失了“象”。笔者久不沾“易”,为了写本系列,随便查了查有关研究,已经有人谈论黎曼几何拓扑群。我多年前就看好这个方向,只是超出本人的兴趣和能力,没有什么体会好谈。

我喜欢用电学里面的高低电位来形容阴阳。“阴”低电位端,“阳” 高电位端,高低两端用导线一连,电流的“道”就在其中了。此为典型的科学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阴阳转换明显,也体现出“道”的循环概念。

仅从道德经来理解“道”,在我看来是不够的。孔夫子从阴阳角度的补充更为全面。这是笔者个人的意见。愿听高见。

相关文章

符号之1

 
 
评论(28) 引用 浏览(358)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3-07 23:11:21  
  先支持一下老几对阴阳的探索!!阴阳的解释可以延伸到各个领域,哲学,道德,数理,等等老祖宗的东西流传久了,自然产生无数的歧义,久而久之,人们不但忘记了本意,甚至都不去深究了。老几的解释简易而新颖。  
 
     
 
  作者:网络游戏   留言时间:2013-03-08 00:30:38  
  老几老师好,

我也来支持下老师,玩阴阳。

一间圆屋子内,有一长凳子。圆屋子无窗无门。请问,长凳子哪端1/2为阴?哪端1/2为阳?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3-03-08 07:43:04  
  老几兄言简意明!阴阳的故事也是不变的是变,万变又不离其宗。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08:07:03  
  谢蜉蝣兄支持。
看 到有一篇文章里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都在易经里面。这说法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就阴阳来说,有专门的阴阳学说,真正合理的部分,都与易理相关。其中乱七八 糟迷信的东西随处可见。比如你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的河图洛书,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数学里简单的排序矩阵。古代为此编造可笑至极的神话,诸多附会,说其玄 妙得如何如何。却不知这样做,直接就违背了“大道之简”的原则。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08:23:21  
  外星人好,
小哥网游不止,创造了不少“重”“要”(“重”是严重的重,“要”是毒药的药)。自己保重吧,就不说了。

你的问题我问了一下,LD都能答。我“掐指一算”,不对,是“不占而知”,也知道你的用意。但不管立场如何,这本身是个好问题。本来可以说一下,因为兔子的缘故,这问题就不陪你玩啦。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08:26:03  
  pia兄说得好,就是要在万变中寻其宗。  
 
     
 
  作者:网络游戏   留言时间:2013-03-08 09:26:40  
  老几老师,

就一条长凳子,想呼应你的“阴阳”思考。既然你不方便聊,那么我只好说声“对不起,打扰了。”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09:48:23  
  好吧,以兔子一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不一字一句说到,料想兔子也悟不到那个迷。

小哥的问题:
一间圆屋子内,有一长凳子。圆屋子无窗无门。请问,长凳子哪端1/2为阴?哪端1/2为阳?

答案是问卷:
长凳子哪端高?哪端低?
长凳子哪端硬?哪端软?
长凳子哪端亮?哪端暗?。。。如此等等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0:09:21  
  "一间圆屋子内,有一长凳子。圆屋子无窗无门。请问,长凳子哪端1/2为阴?哪端1/2为阳?"

这个长凳在你左手的一端为阳,右手一端为阴。

如果你说你不在这个圆屋子里,那么这间圆屋子无窗无门,你怎么知道它里头有条长凳?

哈哈哈哈!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10:26:00  
  老z有悟性!  
 
     
 
  作者:何岸泉   留言时间:2013-03-08 12:37:00  
  老几老师和六Z博好,

这个长凳子在无窗无门圆屋子的“阴阳”公案,没有在问题开始写得足够详细,是我的过失。请原谅。

这个公案,就是要大家抛开可以利用来参照的周围环境,还要抛开物体“长凳子”本身的质地高矮等不同因素。就一张理论上完全一样的绝对水平的无瑕疵的“长凳子”。

长凳子在面前,3D图像转着,如何分辨阴和阳?

答案是:随心所欲。你心里想把哪端定为阴(阳)就是阴(阳)了。

这个“长凳子公案”,也点出了我对“道”的看法:随心所欲,是为道。

这是我对阴阳和道的体会。以此向老几老师致敬!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3:27:36  
  网游何老兄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阴阳和左右一样,都是会转换的循环。你又怎么知道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什么是右什么是左,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一直往极端右边去,迟早就从左边出来。

这个浅显的道理,早在塞翁失马等儿童寓言里,你的祖辈就告诉了你。

可惜,许多基本的道理,人长大了反而都不明白了。

有道是一把年纪活在狗身上,就是这个意思。

哈哈哈哈!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13:36:31  
  谢谢外星人。您的高论,没有一点出乎老几所料。

"随心所欲,是为道", 这正是何老师在网上表现的风格。本该下称赞您的“知行合一”,害怕您哪外星的“道”太“高”,地球人受不了。

何小哥不用自责,你的这个长凳子是“一张理论上完全一样的绝对水平的无瑕疵的”假设不说我也知道。“明知故问”,是因为你的理想“长凳子”只能在“思在”里面“存在”。

小哥需要知道的就是,当你“要大家抛开可以利用来参照的周围环境,还要抛开物体“长凳子”本身的质地高矮等不同因素”,你已经弃掉了“相对”这个产生阴阳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如何谈得上分辨阴和阳?这就相当于你把别人口鼻堵上,又来怪别人不能呼吸一样。

如果别人把你口鼻堵上,你还能随心所欲,那才是入了道。如期不能,就只不过是诡辩而已。

小何好好学习“道”理,莫要辜负上天赐予你的优越条件,这比在老几面前装模作样好得多。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3-08 13:57:36  
  老Z和老几评的好!外星人这个明知故问的“长凳子公案”其实是唯我所用之 “道”的典型,不仅悟道的目的变成为一己所用,这个道完全成了一己之私理了。 可是天下的道是公“道”啊,外星人窃据为私,自以为逃脱了“ 道” 和“ 德”的约束,这还是掩耳盗铃啊!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4:10:24  
  哈哈,

其实兄弟以为网游何“学生”(学生之“阴”相对“老师”之“阳”)的最大过失还在于取用了长凳这个例子。

这“长凳”一物不是对称形状,本身就具备了“阴阳”特征,如朝上的凳面为阳,朝下的凳底为阴。凳板为阳,凳脚为阴,等等。

谁说必须单以长凳的两端来分别阴阳的?因此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不具备“本身的质地高矮等不同因素。就一张理论上完全一样的绝对水平的无瑕疵的“长凳子”。”这个东西。

你不如把你的“长凳”换成一个“圆球”。

不过这一来,又回到太极球了。

哈哈哈哈!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14:21:11  
  其实何同学凳子的例子很好。有些人的“道”,就是只有“左”“右”,没有“上下”;只有左派,右派,没有道德上下。  
 
     
 
  作者:何岸泉   留言时间:2013-03-08 14:40:18  
  六Z博这段话,表现出大智慧:【这“长凳”一物不是对称形状,本身就具备了“阴阳”特征,如朝上的凳面为阳,朝下的凳底为阴。凳板为阳,凳脚为阴,等等。】

我后悔啊!如果我把题目改成“问长凳子的凳面和凳底,哪边为阴哪边为阳”,或者“凳板和凳脚,谁为阳?谁为阴?”该多好啊!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3-08 14:42:26  
  ^呵呵,看来外星人还是“心中有长凳”,只不过这长凳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可以随心所欲地翻转阴阳,外星人的功力的确非同一般的地球人啊。对于某些心中连长凳都没有的,眼中连道和阴阳都不见,只见左右了。  
 
     
 
  作者:何岸泉   留言时间:2013-03-08 14:48:10  
  请问六哈博,我有说过【必须单以长凳的两端来分别阴阳】的话吗?

再请问,如果我出个算术题,问1+1等于几,你是否也会这样质疑我:谁说出算术题必须出1+1等于几。我ZZZZZZ就出个:2+2等于几。

一条长凳子,浑身都可以分出很多对阴阳组合。我出个“问长凳子两端如何分阴阳”的题目来呼吁老几老师的博文。凑下热闹。你们几位用得着这么全力以赴同心协力讽刺打击吗?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4:48:53  
  网游老姐也很具备“智慧”啊。

这样吧,你要能回答出“问网游和万维所谓‘右派’,哪边为‘右’哪边为‘极右’”, 你的“板凳”阴阳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哈哈哈哈!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4:53:09  
  网友老姐暂息雷霆。

来这里都是凑热闹的,“全力以赴同心协力讽刺打击”的活儿,你老兄自己也没少干。奇怪什么?

你明明知道 1+1 等于几,还要明知故问,为何别人就不能明知不答给你开个玩笑?

哈哈哈哈!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14:56:26  
  何老师,大家刺你一下是为你好,盼你入“道”。
“一条长凳子,浑身都可以分出很多对阴阳组合”看来何兄入道了,大家就不要再难为他了。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5:01:10  
  其实网游老姐应该高兴你在我老Z这里找到了你的“道”的执行者。

你看哈,你的“道义”是“随心所欲。你心里想把哪端定为阴(阳)就是阴(阳)了。”

所以你问1+1等于几,我随心所欲,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答案都是正确的。

当然这样一来,大家都如此这般随心所欲,自我定义,把你网游定义为万维“极左”也无所不可。

你说是不是?

哈哈哈哈!
 
 
     
 
  作者:何岸泉   留言时间:2013-03-08 15:16:28  
  好啦,我投降行不?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5:23:44  
  这得取决于这“投降”是谁定义的?

:)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8 15:40:53  
  老左得理不饶人,不是“道”理:-)。
老Z如此擅长偷换概念,诡辩术之高,恐怕老几也不是对手,领教啦。
小哥毕竟属咱名门正派,不适应老Z魔法也不奇怪。下次再战,哈哈。
老几这里有事,各位随心所欲地谈论,谢谢。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5:48:48  
  我觉得一个不错的阴阳例子是这个:

贫匮到使人很容易就觉得满足的生活,和富足到很容易就使人觉得不满的生活,哪个更好?

枯燥到很容易就使人能发现乐趣的生活,和充实到很容易就使人觉得乏味的生活,哪个更好?
 
 
     
 
  作者:zzzzzz   留言时间:2013-03-08 15:58:04  
  哈哈,老几兄,这可怪不得我啊。

概念这玩意要是能随心所欲定义的话,偷换岂不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