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妹妹的人生道路
文章来源: 纯彩2013-06-03 07:43:55

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八岁,八岁看一生”。当我们三岁和八岁那个年纪时,谁在看我们呢?是我们的亲人在看我们。

那时,爷爷奶奶姥姥叔叔伯伯婶婶舅舅姨姨哥哥姐姐们,可能父母也公开说过但是我不记得了,一致都认为,我和我妹妹比较起来,我憨,虎,直;妹妹精,会来事,心眼多。妹妹一直个子小,亲戚们一见她就说:看,这都是让心眼给坠住了(所以长不高)。

当年我自然不服。不过也无从计较。亲戚们似乎不在意我们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照样说着“姐姐傻,妹妹精”这样的话。我真觉得自己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在学校里,我一直是好学生,晃里晃荡的,不知道啥叫用功读书,但是总能读得不错。“前三名”似乎是by default,印象里妹妹成绩不如我的好。

初中因为转学,青春期,青涩的感情萌芽等,过了段纠结的日子。高中的时候开始,认真的读书,积极的预备高考。妹妹那时初中,有帮朋友一直玩得挺好,成绩中上等。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她初中毕业。根据她当时的成绩,去高中读书不成问题,但是似乎离考上大学还有距离。那个时候的我一反初中时的稚嫩和羞涩,变得很勇猛和sharp,竟然就赤手空拳,在毫无背景关系的情况下给她联系成了读中专卫校的机会。

就这样,那一年,我在一片赞扬声中去了大学;妹妹去了本市一所中专。那个时候,我得意地想:亲戚们,各位,所有的,老的少的,这下你们该看清楚了吧,我和我妹,让你们掉眼镜了吧?!

那时我甚至觉得妹妹这辈子就别想再超过我了,怎么可能呢?我迈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台阶,从此高下立见了吧。嗯,应该是这样吧。。。。。。

大学里我虽然偶尔放肆,总体上还是克勤克已的好学生。尽力抓住每个机会全方位地提高和充实自己。毕业后留在北京一个机关里工作,不久拿了奖学金出国。按说,只是按说,我走的这些每一步,基本上都是朝上朝前地,尽管也绊过大跟头,但是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这毋庸置疑。

妹妹两年中专毕业后,也按部就班的实习,但是工作的不好找。在那个小城市,没有后门是寸步难行的。也是偶然,竟然有个在北京学习美容的机会,有个远远房的亲戚愿意帮忙联系一切,毕业后就跟他去开美容诊所。妹妹于是来到北京学习美容,住在混乱的宿舍里。跟那里比起来,咱们当时的大学宿舍算整洁干净的了。结业以后妹妹就去了江西,但是远远房的亲戚的美容诊所并没有开成,妹妹辗转又回了家。一到我妹妹和家人的问题上,我似乎总能迸发出一股拼劲,此时一看妹妹没有着落,我这个当时21,2岁的姐姐又开始四下寻找机会。于是妹妹又去了北方一个城市的一家美容店打工。

在这之后不久,父母经历了他们人生的转折。母亲身体出了状况,健康急转直下,父亲一个人没法打理生意,一时间,他们健康和生计都出了问题。母亲手术后,父母就从一直以来照顾我们,变成了急需我和妹妹照顾的了。妹妹于是很快回到了父母身边,在旁边的一个大城市又找了份工作,与父母同住。

我出了国,过着一个留学生赤贫勤俭的生活。经历着留学期间怀孕生子等各种经历。一时之间,生活的压力们扑面而来。。。自顾不暇,又惦记着国内的父母和妹妹。

那时听说妹妹做得不错,挺得老板赏识,心里真为她高兴。不久她也结了婚,生了女儿。然后,她就辞职了,自己绝对地白手起家,带着一个乡下亲戚家的小姑娘,开始经营自己一间小小的美容店。除了她,只有那近乎文盲的小姑娘一个雇员。

我呢,毕业了,带着小小的孩子,断断续续做了些半工(part-time)。直到老公博士毕业安顿下工作,孩子4岁开始上学,我才正式开始自己的全职工作。

然后妹妹的生意越来越好,她就租了一个更大的地方,慢慢地开始雇佣更多的人。慢慢地扩大规模,资金充盈,全现金买了一个又一个房子。
然后我就开始生孩子,生了老二,又生老三。

妹妹现在同时管理两家较大的美容店,每家店都雇有大学毕业的专职经理。她每年全国各地飞,国外也去了几次了。如今仍然干劲足足的,个头不大,精力充沛的紧。我基本上不敢贸然估计10年后的她和她的生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姐姐我现在在个大公司里,人多活少,每天还有时间上网写博客。如果不换工作的话,基本可以望见10年后的工资水平。闲来无事会算算房贷还剩多少,还需要多少年才能还完。

呵呵,混了半天,俺现在和几十个人一起被领导着;小我一岁的妹妹,领导着几十个人。



父母在我和妹妹的成长过程中,每天忙于生计,对我们基本是没管着什么。最多就是爸叹口气,语重心长的说一句:你爸你妈没能力,你们将来什么样,全得靠你们自己。

这话每次听来,总是让我和妹妹很郁闷,倒不是后半句的靠自己,而是前半句的父母没能力。父母说的是对的,是现实。而这是我和妹妹都感到沉重和压抑的现实。尽管如今再看来,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命运的强烈的改变的愿望让我和妹妹,尤其是妹妹,不怕吃苦,奋勇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父母有意无意中,推了我和妹妹的自立精神和生存能力,是相当成功的推爸和推妈。
妹妹到现在也总跟我在电话里感慨:那时看爸妈他们挣点钱太不容易了,想起来心还都难受。
她自己单干后,挣的第一个10万,不由分说先给父母存了。(父母要是偏爱她,我真没意见!)
对于我妹的感慨,我妈最近勇敢的跟我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妈说,你们总说我们那时太累太难,我和你爸还不觉得呢!那时每天都挣钱,我们俩忙得热火朝天的,干得那叫来劲,累啥累,就累也不觉得!
虽说当年父母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啥“作为”,如今可不同了。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妹妹唯一的女儿,那还不得“好好培养培养”。
在其他各种能做的培养之外,妹妹已给女儿先预备下一笔钱,将来让她好像姨妈那样,出国留学!
像姨妈那样出国留学?!
哈哈,生活有时真是搞笑么,我正羡慕妹妹的成绩,开始反思那些年受的“白领预备教育”的局限性;她却想要女儿走我出国留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