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手感冰凉,敲击暗哑的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窑工们不仅要严格按照所熟悉的烧窑法来进行烧造,更重要的是在出窑后对瓷器的遴选,每一步都要精心安排。窑工们不但要控制好釉色、开片,而且要修整好器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缺一不可。 16,紫口铁足 历史文献中提到紫口铁足的很多,现今诸多文章里也互相抄袭,大多是这样写道:“紫口铁足”,是指在器物口沿的最薄处隐约露出灰黑泛紫的胎色,俗称“紫口”。同时在器物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俗称“铁足”。这种描述只是停留在目测观察出来的情况,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制作,如何制作等等。为此,现就贯耳瓶器物,来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根据史料,传世官哥窑瓷器大多数是仿照古代青铜器造型而烧制的,贯耳瓶也是如此(图76)。从瓶口的形状来看,呈上扬的趋势,口沿削薄,口沿下有一道弦纹。传世官哥贯耳瓶,根据口部的制作,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上扬式瓶口,一类不是。前者可见削薄的口沿,后者无;前者成为紫口,后者不见(也有个例的)。显然,当瓶口被削薄,再粘稠的釉水也挂不住了,在高温中垂流。即便是多次上釉,口沿处也还是薄釉。由于官哥窑的瓷胎是黑褐或灰胎,透过薄釉层而显现出来(图77)。甚至,有的瓶口因施釉太薄而露出部分胎骨。当官哥窑的胎色是土黄胎类时,深色的则也呈紫口,如大维德爵士所藏的贯耳瓶(图78);浅色的土黄胎器物,没有紫口,这种情形多见于盘、盌、洗等器物。由于稠釉的垂流,逐渐地在口沿下方慢慢堆积,会形成一凸起的积釉圈,恰似古青铜器上的弦纹(图79)。有的人以这一特点作为鉴定官哥窑的根据,但这一现象并不是所有带紫口的器物都具备的。从工艺上看,瓶口上扬、薄胎口沿、薄釉紫口、凸起积釉圈,都是窑工高超技艺的体现,后世仿者无法达到的境界。 图76 古代青铜器贯耳瓶 图77 传世哥窑贯耳瓶紫口细图 图78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贯耳瓶紫口细图 图79 传世哥窑贯耳瓶口下积釉圈细图 明高濂《遵生八笺》所记:[官窑在杭州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乃器上仰,泑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也。]文中已经非常清楚地阐明了铁足形成的原因。即在于官哥窑使用了凤凰山的紫金土,含铁量高,出窑后与空气接触而氧化,使足底露胎部分变紫褐色如铁(图80)。胎色较浅的底足,有的被上了一层深褐色的护胎釉。本来这种底足的铁色色调,是不可避免形成的,它逐渐地成为官哥窑的一种艺术特点,被世人所追捧。由于器物造型是仿古代青铜器,故在修足上也要考究一致,多数为外撇形,少数为直壁。足的底部平削,有的被砂纸打磨,十分工整平滑,干净利索。而且,在釉和胎的交界处,有明显的铁锈痕(图81)。这种修胎考究,还表现在很多哥窑器上。窑工们不仅把器壁修薄,从口沿到足底,都线条优美流畅,给人以多一笔而器毁的感觉。仔细观察底足,外壁矮短,手抓不起,而内壁深长,足内施釉。外壁的釉水有积釉痕,仅留1毫米的距离露底足的胎,工艺精绝。 图80 台北故宫藏修内司官窑贯耳瓶底足一览 图81 大维德基金会藏哥窑贯耳瓶底足修理细图 在每次开窑验品的时候,窑工们都会进行遴选,一些不合格的废品就此被剔除。例如这件官窑贯耳瓶(图82),因有窑变,青釉变黄釉,并带有开片,不能成为入贡的精品而被废弃掩埋。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器物,窑工们将再入窑加工烧制,直至成器。 图82 南宋官窑出土的贯耳瓶废品 明高濂《遵生八笺》又说:[“二窑烧造种种未易,悉举例可见,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 显然,提到哥窑烧于私家,是指烧制的地点与修内司窑有别,也许这正是为什么人们在修内司窑址南宋地层中无法找到哥窑的残器。而这种精心修胎的哥窑,又是在南宋官窑烧制过程中繁衍出来的品种。假如能穿越回去到那个年代,站在富有阅历的窑工面前,亲自领略到窑工的遴选取舍。当开窑取出刚刚烧完第一道上釉的瓷器时,经验丰富的窑工观察所有出炉的瓷器,粉青、灰青、月白、米黄;开大纹片、中纹片、细碎纹片者,一一鉴别分类。可以继续烧造为入贡的官窑者,留在原址;欠烧而达不到青瓷标准釉色的,运至另一窑址,继续精工细作,这部分就是哥窑,而这一别处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哥窑窑址。一旦寻到,官和哥不分的问题,就再也不会困惑我们了(图83)。 图83 北京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正在进行时) 〈完〉 (参看前文“收藏点滴26 & 27”所列的文献资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