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敌视同性恋 (二)
文章来源: 舌尖上的世界2015-04-17 02:41:34
还有一种说法是基督教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更新了传统道德观,从道德层面上否定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了。对此我们也就姑妄听之,不必拿它当真。靠个什么教就可能改变中国人,这种想法鬼都不信。那只是文人们拍脑袋的想当然产物,完全经不起推敲。隔壁家的释迦牟尼先生那一套到了中国民间都给回了锅成了一道中式料理 - 拜佛消劫、烧香超度、念咒加持、开光保佑,'中学为体,佛学为用'了。佛教不能改变中国,佛教却被中国人改造了。基督教这个远道来的和尚就更加对不上中国人的路数。

改变却是来自另一个层面。基督说:“不可评判他人”,老子也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但是要是不让广大人民群众'昭昭'、'察察',他们简直的会活不下去。人民大众是从来长于评判,精于评判,乐于评判的,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相互监督,发掘出他人不合于他自己所认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施以评判。可惜人民大众也有一项弱点,那就是他们不是很喜欢思想,需要有人预先把各种道德规范为他们设定好。比方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祖宗订下的一个重要孝道标准,大家就都努力认真地执行着,并没有谁去思考一下'无后'与'不孝'有什么莫名其妙的关联。虽然自古以来总有些人是喜欢搞搞同的,但他们也同时很努力地按着社会的规矩去结了婚有了后。就是说,他们在'孝'字上达了标没有使老人家们面上无光对不起祖宗,于是人生也就可圈可点。至于结婚是否可能伤害了对方剥夺了人家应得的生活乐趣,圣人们对'搞同'又没有像'无后'那样板上钉钉的说法,评判也就欠缺了些依据。孟老夫子对此有个说法叫做'从权',说白了就是从一大堆似是而非相互矛盾的道德规范里给自己找活路,却不想想为什么。好比是一个勤俭成癖的老太太从一筐烂桃里努力找出几个不算太烂的,捏着鼻子吃下去心里才会踏实。基督教虽然不能改变中国人,却给他们提供了新的道德评判依据,大家当然是乐于为己所用的。至于基督的'不可评判',那和中国人有毛的关系呢?于是乎仍然是'中学为体,基督为用',继续着他们的'昭昭'与'察察'事业。

西学东渐带给中国人民的另一件东西是中国人称之为'进化论'的,达尔文先生的演化理论。我曾经说,它一传到中国立刻蜕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它同时也给了中国人民一个自以为无懈可击的理由,让他们理直气壮敌视同性恋。按这个理论,异性相吸,就是为了生产后代。而同性必定就是违反天性了。这是对生物演化的一种极狭隘的理解,但是恰好合于人类大众的认知水平。

事情当然总比人类所能理解的要复杂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