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点滴(2)
文章来源: 东风飘2011-12-19 06:35:12

梁思成学成归来,正是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时期,建筑专业正逢其时,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归来的建筑学家纷纷开创建筑设计事务所,在经济发展的年代中大发其财。然而梁思成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从东北大学回到北平,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系统考察整理的学术之路,为完成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建筑史》这一宏大志向做准备。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在自己的建筑史研究领域尚是一片空白,欧洲的学者对中国建筑史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就连东临日本国都有了《中国建筑史》专著,沉重的使命感让梁思成以及这一代学者们极为紧迫。经过数年的考察,梁思成他们在大量实地考察以及飞檐走壁的勘察测量中先后发现了建于公元987年的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木建筑、建于公元857年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建筑,打破了日本人宣称的中国现存最早古建筑是建于公元1038年大同华严寺的说法。这种脚踏实地埋头学问建立中国建筑史科学体系的志向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特征。

不幸的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生活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就在他们发现五台山佛光寺而沉浸在自豪的兴奋状态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们由此走上了历经九年的颠沛流离之路。从北京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四川李庄,再从李庄到重庆,抗战胜利返回北京,动乱的生活让梁思成林徽因历尽苦难艰辛。而在李庄的5年当中,林徽因几乎是在病榻上度过的,没有正常的生活条件,没有起码的医疗条件,囊中羞涩,一贫如洗,这种艰辛使林徽因几乎断送掉自己的性命。只是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傅斯年破例向上求情,尚得到一笔资金解梁林于水火之中。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在这种无比艰苦的条件下,梁思成还是在利用一切可能对古书《营造法式》进行破译研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怎不令人动容。

梁林夫妇与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的友谊也是他们人生的一大亮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志向使这两对偶遇的年轻人结为好友,并将这种友谊保持一生。两家的通信让后人见证了人性的光辉和友谊的晶莹,这种友谊使人的生活充满别样的温馨和纷呈的异彩。只是后来的意识形态偏见使这种友谊不幸中断,长达二十几年的隔绝,使这种友谊充满无奈。而当费正清夫妇再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梁林二人已经离世,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一丝绝望的窒息。

当梁思成林徽因以及这一代知识分子拥抱新中国到来的时候,他们满怀欣喜和渴望。但是无休止的斗争以及无法沟通的科学认知,使梁思成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过早的离世使得林徽因免遭我们可以想见的无妄之灾,使得这位天才女子在天堂之上可以保有一丝诗般的纯洁。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她的灵魂将会遭受什么样的蹂躏?她美丽的音容相貌会遭受何等的苦难?梁思成虽然在最后关头免遭灾难,但是一代大师却从此没有了应有的光辉。

十一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致力于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但生不逢时,其才能光辉被无情湮没。这是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当我们今天在欧美、在英国看到无数受到保护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当地微不足道级别的,但是他们都受到完美的保护。看到独具特色的英国城市景观、乡村美景,再看看我们那些被千篇一律遮天蔽日的时代建筑充满眼帘时,我们的内心在无声的哭泣,哦,我美丽的中国文化你在哪里?

十二

让我们纪念梁思成林徽因那一代历尽磨难的知识分子,那一代历尽灾难的社会精英。他们是灾难的一代,但绝不是湮灭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