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修宪”的历史涵
文章来源: 文革传人2018-03-12 20:30:50

“无任期”有什么大不了的吗? 这个问题事涉咱族历史,老汉来告诉你。

 “任期”这两个字不单是个“政治约定”,也是个标识,民族的苦难都聚在上面

想一想,历史上出过李白、李时珍、李元霸、李世民的民族,最后几乎是落在了李莲英的手里。现代文明的机器、电、飞机、通讯、宪法、青霉素,起始都跟咱的文明无关,全靠别人的施舍,多难啊!

1900年,离亡族都不远了。最后,同志们觉得是那个无反馈的“皇权”为害。于是,革命、献身、救亡,从黄花岗到武昌,多少男孩女孩用生命拱出一个“共和”来。把那个无反馈的皇权从“名义上”给终结。可是,一不下心,1949年,毛太祖恢复了有实无名的“皇权2.0”。2.0,“高级皇权”,比前面的老皇权破坏力更大。文革中,毛发“圣旨”,由他的“政治夫人”(也可以称为“女性太监”)江青女士督察,靠周恩来先生实施,“新圣旨版”的“高级皇权”进入狂欢状态。文革把咱族再次推向毁灭。不多说文革了,哪位小朋友对文革不了解,可以到本老汉的博客里参访。没有毛太祖的“高级皇权”,文革就不可能。于是有了现在这个“任期制”,就是文革后邓先生顺从“民意”弄出来限制皇权的。谁有兴趣可以做个“集成块流水线”的出皇权公式,投入的放上面,产出的放下面。从黄花岗那阵子开始,投入的青春、性命、脑波,以亿为单位,真落在实处而产出的“反皇权”干货有一些,但并不“丰盛”,而有标识性的“制度”积累,就是这个“任期制”。把它废了,从等式的转移换算,那些投入的青春、性命、脑波,产出一块“苍白”。

以亿为单位的 青春、性命、脑波投入。这是“任期制”与其消失的历史涵。

另一个角度,出皇权靠什么?

最终是靠不想磕头的人数超过想磕头的人数。标识虽显著,失去它留下块“苍白”很刺激,可它不是决定出不出皇权的主要因素。本老汉认为,在咱国,出皇权的态势良好。不信?线索就在那个“2958票赞成,2票反对”上。在咱国,有谁会相信,能有99.9%的人同意任何一个问题?真心的同意? 那个“投票”,是在给“去任期”的人壮胆。需要壮胆只有一个起因,底气不足。恰恰反证了出皇权是有人气的,不想磕头的人也许还没超过想磕头的人,但绝对是能让享用皇权的人需要“壮胆”的一个大数目。

回到历史。出皇权,是那些给出青春、性命、脑波的前辈们的真正“初衷”,中华民族的“初衷”。以亿为单位的青春、性命、脑波聚在上面的“初衷”。2958票赞成,2票反对? 这种闹剧,真的能给违逆“民族初衷”壮胆吗?

太小看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