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有那么重要吗?文革改名潮 (图)
文章来源: 文革传人2016-01-30 21:24:56

“文革小报”寻根第72篇。

“革命”,就是砍掉重来的意思。如此说,文革中的“改名潮”属“文化革命”的“权限内”活动,具体怎么改的?听老汉给你讲故事。

改不是局部的改,哪儿都改,包括地图。上小报:

取自1967年夏天的“地图战报”。

新名中本老汉较佩服的是北京中轴“地安门”内外的那个“总路线”路,不能说小将们全无创意,*_*。

街道都改名了,其它个体自然不会落后,包括报纸:

(这个严格讲有些问题,就是卖身契,插签自卖,也得是转手前那个自由人签字,^_^。只有“羊城晚报”有权改名成“红卫报”,“红卫报”登广告属越俎代庖。不过“革命”只能大概其,“严格的”革命是 Oxymoron。)

地图与报纸都是进取型的改名,为太祖冲锋陷阵。也有被动的,改名字保平安:

其中由“民生”而“向群”,改的既同意而又“革命”,有点意思。而从“大团结”到“立新”,说明当时革命的阶段性,还没完成斗争任务,不可以乱“团结”。

不改成吗?

自保是有原因的,你不找麻烦,麻烦也会来找你:

(取自1967年夏天北京“卫生口”的小报“全无敌”)

名字到底重不重要?

咱国的一号解剖大拿曾说过“改名有术有效但是有局限,要使名字长期有效,还得名实相符”。现在“这个”医院是全国人民与“挂号”黄牛党斗争的主要医院,医术的传承与水平摆在那里。至于医术的来源,走题了,不表。

改成“反帝”的,不只一个“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的西语系,文革时也改名,“反帝系”。美帝倒是没必要抱怨被歧视,北大的俄语系也改了,“反修系”。

改名的意思,就是显示紧跟太祖“干革命”。不过不能跟太紧,比如改名叫“泽东”如何?不成!现在不知道有无限制,文革时没有给新生儿起名“泽东”的。想想也是,文革的定式是太祖挥巨手,革命群众紧跟上。弄出一群“泽东”来,都挥手岂不乱套?

“泽东”不能乱冒,衍生物不是禁区。前面“地图”里已经见识过,“韶山路”,“延安路”,“瑞金路”都可以用。而文革时用得最多的代号是“东方红”。“东方红战斗队”,“东方红”小报,“东方红”货轮,遍地都是。

别的“东方红”好说,这个“东方红战斗队”有些挑战。此战斗队的对手和它干仗时怎么办?

骂仗不好直接骂,先注释,再拐弯骂。有了“西方黑”的知识基础,看朋友们能不能解析下面这个谜语?

哈哈哈,“兽大色团”,^_^!?

名字这玩意儿,传世的都是名实相符的个体。名字本身不重要,下面的内涵才是生命力所在。再怎么“正能量”,不能解决雾霾也是过眼烟云。相反,前面说的那位解剖大拿确实是语言大碗,当年信手拈来的一个故事,里面的一个角色群体,定位的如此维妙维肖,多少年后一下子就再度深入人心。

赵家人。

名实相符。鲁大侠的功力,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