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别拿孩子当名片
文章来源: 石假装2022-02-09 23:05:46

    遇到了三十多岁读完博士,进了国内理想的公司的熟人。我祝贺他实现了理想。他回答说:虽说进了理想的公司,但根本没有作自己想作的工作,做的都是跟自己应募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而且这种情况看不到头。想辞去另找工作,可是父母很自豪他进了这个公司,父母拿我当名片,很头疼。

    现在的年轻人发明的句子很有说服力,听他讲“父母拿我当名片”时,我脑子里浮现出父母们见面就聊孩子、吹孩子的情景。

    出了国见到了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人,最热衷教育的当是中国人,中国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精神走到哪里发扬光大到哪里,重视教育的结果是孩子们都能上个像样的学校,都能有个安定的工作,不会成为社会负担。很多族裔不重教育,上一代贫穷,在教育环境良好的地区长大的孩子仍然贫穷。

   中国人在教育上有求同与竞争的心理。求同:求同等学历,竞争:我要比你还强。盲目求同未必是好事,比如很多家长不知道硕士、博士是干什么的、也不管自己孩子是否具备那个素质也要求孩子读硕读博。有研究素质的人读有用专业的高学位有前途,否则就是浪费人生资源。每逢见到读那些天花乱准坠的不实用专业的孩子就想说“娃呀,赶紧找个工作挣钱享受青春吧”。不过,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我孩子在读博”的确是一张不错的名片。

   关心孩子教育的无非是两种心理:1)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2)给予孩子安身立命的生活本领。这后一点才是教育的本质任务。每个人的天赋与能力不一样,不是后天努力能弥补的,一个孩子一个性格,不能强求的。如果不傻不呆,每个人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生活本领。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最知道他/她干什么合适,应该及早引导他/她向适合自己特性的方向发展。“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已经不适应商品经济社会。人的工资有日薪、月薪、年薪、终身收入,最终学历高未必终身收入高。当然学习研究不能用一时的金钱来计算,可是不适合学习研究却硬要去作的话,那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浪费时间的事。现在的父母有富裕,支持孩子学习研究,现在的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强,花着父母的钱消耗着时间资源。

    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作父母的培养个兴趣,干自己的事情去,别老拿孩子当话资,当名片。让孩子早点独立、早点离巢。自然界有鸿鹄、有燕雀,鸿鹄不知燕雀的安稳,燕雀看不到鸿鹄的景观,这些都无所谓。适得其所,安稳长久是正道。

----------------------------------------------------------------
更多文章

   
爸爸回来了
   走街串村看日本(图)
   日本点滴  

    胃大吃八方

   “红太阳”照耀下  
   
锦州“一步半”的家
   华北平原的青年点
 

   重返锦州(图) 
   希望你们都活着~!
   有机会去参加一次同学会

   即兴随笔   

    不是笑话

     在日本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