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保育院奋斗日语的笑话
文章来源: 石假装2018-10-16 07:20:55

   明明到日本第三天就一个人去幼儿园了。明妈想乖巧克服不了语言障碍,得赶紧教她几句应急日语。又一想,全生的环境,全生的人,再硬让她学习只能让她更加紧张不安。还是不教为好,一切顺其自然吧。

  但是不能让女儿委屈了,急需用语还是得教几句。教什么好呢?性命最重要,就教“救命呀!”。不行,整天跟着大人不会遇到那么危险的场面。日本人早上见面,即便是家人之间第一句话也得说“藕哈腰(早上好)”。如果不说,会被人认为缺少教养。不能让日本人说咱没有教养,明天一早明明要是能对粕谷老师说“藕哈腰”一定会换得好评。不行,“藕哈腰”不是应急语言,拍马屁的事以后慢慢来也行。再说那粕谷老师看上去根本不用拍她,倒是她在处处讨好孩子们。

  明妈想了半天,对了,去厕所是最重要的事。憋着孩子难受,不憋,闹不好给大人添麻烦。小班里这种麻烦一定不少。要不,怎么要求每天都要带替换用的内裤呢。对,就教“我想去厕所”。可是别看这么简单一句话,不仅包括了主谓宾,还有能愿动词,记起来挺难的。算啦,急了就喊“厕所”吧。

  日语本来用“厕”这个字表示厕所,比咱中国还简单,一个字就行。发音更好记,念“kawaya”,说快了像 “烤鸭”。可它已经成了死语,偏僻农村的老人也许还用,城里人根本就不用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人这么喜欢用外来语的。虽说汉字是从中国来的,但它不算外来语,已经在日安家落户取得永久居住权了。从欧美来的语言才叫外来语,用片假名(形状有点儿象文字改革前的汉语拼音)表示。好像用外来语比用土著日语帅一样,人们尽可能地用。比如,“鸡蛋”说“矮哥”(egg)、“热”说“火特”(hot)。跟中国人非把“蛋炒肉”说成“木须肉”一样。可是改革不彻底,“蛋炒饭”从未改成过“木须饭”。日本也一样,到处用“矮哥”表示鸡蛋,可是“煮鸡蛋”仍用“煮卵”。

  话扯远了。还得教明明“厕所”的发音。厕所不叫“烤鸭”了,但也不麻烦。日本把英文的“toilet”简化成“toile”,用片假名发音是“トイレ(脱衣来)”,换成汉字又形象又好懂。明妈上下拉了几下明明的短裤说“想上厕所时就喊`脱衣来`,老师准能懂你的意思”。然后让明明重复了几遍。

  第二天中午明妈来接明明时,粕谷老师夸明明会说“脱衣来”,非常省事。回家后,明妈用“聪明”“勇敢”之类的词大大地表扬女儿一番。可明明并不觉得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问“我要是想再添点儿茶水怎么说呢?”

  日本没有喝白开水的习惯,每家都给孩子喝凉好的麦茶。学校、幼儿园也是一样。请人添茶,应该客气一些。可是加上客套的前缀和后续太麻烦了,眼前急用现学,得立竿见影才行。

  你就对着老师喊“掐~”

  明明吓了一跳。看到明明不解的表情,妈妈又补充道“你干脆在老师面前晃杯子,她就知道你想要茶了。”

 日语“茶”这个字最接近汉语发音,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卷舌音,把“ch”发成“q”,“茶”就变成“掐”了。

 在保育院出文集时,明妈回忆明明的成长时,写了学“茶”一词的事,原以为粕谷老师会跟她一样发笑,没想到粕谷老师难过地自责说“明明爱出汗,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多给她添茶呢?”

 她那皱着眉头自责的表情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

保育园的午饭都配着一杯麦茶(图片均来自网络)

 

郊游散步也背着麦茶。

 

    在日本找保育园            小明启程去日本

----------------------------------------------------------------
更多文章

   
爸爸回来了
   
街串村看日本(图)
   日本点滴  

    胃大吃八方

   “红太阳”照耀下  
   
锦州“一步半”的家
   
华北平原的青年点
 

   重返锦州(图) 
   希望你们都活着~!
   
有机会去参加一次同学会

   即兴随笔   

    不是笑话

     在日本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