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文夺冠:有人不高兴——看网上报道《外媒逼问叶诗文引众怒 》
文章来源: 点缀2012-08-01 12:58:50


 



叶诗文夺冠:有人不高兴
——看网上报道《外媒逼问叶诗文引众怒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31/1897141.html

 

 

相信有许多人同我一样,本来已经不想关注伦敦奥运了,可是架不住四年一次体育盛宴的诱惑,那天就鬼使神差地看了开幕式。幸好看了英国人惊心打造的这场开幕演出,否则我还真以为北京奥运的开幕盛况是无人能超过的终点呢!其实则不然,伦敦奥运的开场演出以热情欢快、轻松活泼的方式与风格,颠覆了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大型团体操式样的演出,截然不同的表现,皆然不同的手段,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与目的。

 

就像伦敦与北京这两座城市没有可比性一样,两个城市所办奥运的开幕式演出也没有可比性。每一个演出都是一种文化的投影。北京的开幕式更文艺、更宏大;伦敦的则更生活、更热烈。对于传统的回顾,前者更正式、更严肃;后者更随兴、更轻松。就像两个人站在一起,一看就知道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英国人。两个人都一样,又都不一样。各自都是一个杰作,所表现的都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与观念,谁也取代不了谁。

 

英国人的这个开幕庆典花费不高,他们用了最省钱的方式,营造了一台很好看、很幽默、很英国、很热烈的欢腾场面。他们的田园风光,他们的历史,他们引以为荣的成就,比如全面保健服务、罢工自由等,以及他们文化的精髓,演艺界的超级偶像都被搬了出来。花了最少的钱,留下了一件别开生面的作品。他们设计的火炬与点火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有创意。

 

实际上,能导演一部《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这样大片的导演,完全有能力把电影的想象力与虚实结合的技巧,熟练地运用到伦敦奥运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上,叫人看见同样一件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诠释与呈现,世界的丰富与多样性得到了生动地验证与体现,奥运之花也是四年一次,越开越鲜艳,每一次都令世人难忘。

 

接下来,有关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上的成绩,便成为我们的每天牵挂。赛前,为祖国的运动员能否拿到金牌紧张。赛后,也为他们如愿赢得奖牌而如释重负。对于泳池里传来的喜讯,更是这届奥运给中国的奖赏。我们先是为孙扬兴奋不已,后来又为叶诗文连连惊喜。同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也为西方人对叶诗文的怀疑感到惊讶与愤怒。

 

哪个国家的人没有民族自尊与自豪感?地不分东西,国不分大小,民不分多寡,生不分贫富,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在爱国精神与热情上都是一样的。所以,请不要貌似公允,那些怀疑与敌视我们的运动员的行为,也是对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大不敬。就像破坏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行径一样,这次以另外一种形式领我们讨厌的人,也会被中国人牢牢记住,他们不会再得到中国人民的礼貌与尊重。

 

说到这个话题,就不能不说到叶诗文在记者会上,当一个充满敌意的记者质问叶诗文是否服用兴奋剂时,叶的回答,就有些不到位了。这个记者强制叶回答:是,还是不是。记得在现实生说中,只有法官才有这样的口吻与权利对人说话,一个记者怎么好这样对待一个奥运冠军说话呢!况且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记者会上!这个举动太野蛮,也太离谱。

 

遗憾的是,叶诗文竟然按着他的要求在是与不是中,选择了一个回答。中国记者用了“一字一句”的字眼描述叶回答“不是”时的状态,由此可以想见叶一定是对这个记者的无礼充满了屈辱与愤怒,可她的这个回应,还是让人咽不下这口恶气。

 

正如许多网友在跟贴中提及,其实还有更好的回答,例如:网友汉堡先生是这样说的:当面直接问你有没有用药?,非常不礼貌,在记者会上是罕见的。对这样的问题,只能回答:你不觉得这样问太鲁莽吗?或者等你学会了如何问问提后,我才回答你,等等。

 

网友背包走天涯是这样出招的:改变策略,下次谁再这样问,要先告诉他:我会当场给你提供最直接的检测样品的,然后,近距离照他脸上吐一口口水,让他立刻拿去化验。网友若平更是一针见血:这里怎么还会有笨蛋,叫一个小女孩去回答问题呢,发问的人目的已经明确了,只有针锋相对性质的自我表述才能解决问题。跟着人家的指挥棒转,一定跟不过来的,跟不过来就要摔跤了。

 

网友_哈说:中国代表团应该替叶诗文追问一下那些记者,提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原因和目的。问问他们是不是对所有奥运冠军都提这样的问题?假如是,那他是不是在怀疑整个奥运?假如不是,那为什么偏爱对叶诗文提这样的问题?网友我爱2008义愤填膺道:中国人还是太老实了,这种SB,先让Y先说自己是哪个国家,哪个报社的。别老人肉自己人,在网上人肉这SB!!

 

北京人在伦敦网友说得更直接:叶诗文根本没必要回答那个老记者的问题,只需要说兴奋剂的问题请你去问检测中心,我没有义务回答你,再者反问那记者懂不懂得尊重运动员,提问应礼貌,另外应该问问这个记者是那个国家的。同样,网友nnww也说:叶诗文回答太老实了。应该先问记者的名字,再写在纸上亮在镜头前。

 

当然,许多网友并不否认,叶诗文只有十六岁,还是一个孩子,她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她肯定不会知道该怎样以牙还牙的处置这种突入其来的挑衅与侮辱。这一点不能怪罪她。可是她的教练在哪里?陪伴她的人在哪里?为什么就没有人提示她、帮助她?我没有看过相关视频,不知道她身边是否有人陪伴,就算没有,翻译应该是自己人了,翻译为什么不帮助她呢?正如网友汉堡先生所说:很纳闷,既然是举国体制,为什么不给运动员进行一些社交,公共关系方面的常识训练?

 

还有,在场的中国记者都做什么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不站起来指责这个目中无人的记者,而选择沉默呢?可见中国运动员怎么同国外敌对记者打交道的常识还是一片空白,必须要培训。这次事件应该是一次及时地提醒,中国的体育官员与智囊集团应该把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同时,中国的记者也应该以此为鉴,在这样的场合,不能再装聋作哑,任来者不善之人胡作非为了。

 

为此,许多网友也耿耿于怀,例如网友bouncingball的建议是:其实要是有记者比其他记者聪明一点的话,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去…..把他们(敌视中国运动员的记者)的名字公布一下,这个一定能抢头条新闻……因为新闻战线本来就是一个战场,你来我就可以往,这也是另类的奥运会,看来国内媒体的记者们在这个另类奥运会上抢头彩和力争金牌的水平还不够,需要多多训练加苦练。

 

对于国内记者,nnww网友是这样说的:这帮中国记者长期被驯养惯了,怎么能指望他们突然有血性。地球客旅网友则说:白岩松问"哪个选手会拿自己的运动生命和声誉,去做这样的赌博呢?"这样白痴的反问是否想说从来没有运动员服过禁药?这个家伙主持节目前一定又喝多了!

 

bouncingball网友补充道:白岩松说白了就是一个播音员,算不上真正的记者。真正的记者这个时候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去采访那些外媒逼问叶诗文的记者,逼问他们逼问叶诗文的目的是神马、还有是不是受到他们服务的媒体的逼迫做得。

 

关于白岩松,笔者要在这里顺便加上一笔,伦敦奥运开幕时,他在央视新闻频道的解说就有点儿自说自话,令人失望。大概他知道自己太有名气了,所以那个解说不是解说,而是他在那里我怎样、我怎样的一种显摆。而且说起话来又慢条斯理,根本跟不上开幕式的气氛和后来运动员进场的节奏。面对画面,他的环顾左右而言他,真是太随意,太自我,太把自己当作一回事了。换央视的任何一个主持人,解说这届开幕式,都不会更比他名不副实。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西方人对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人瞧不起是由来已久,并且是根深蒂固的。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本来就是他们的一统天下,体育当然就更是他们垄断的地盘。如今,我们中国人起来了,当然他们一百个不高兴,除了暗中破坏,明里也处处制肘,敌视仇恨不绝。

 

现在上演的这出小小的闹剧,正是他们恼羞成怒的绝好表现,凸现了奥运赛场上的另一种战争,说明叶诗文夺冠,有人就很不高兴。对于这种疯狂的叫嚣与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用我们的成就来回敬。发展是硬道理,工农业的佳绩,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鄙视与回击他们的最佳武器。

 

什么是奥运精神?奥运精神绝不是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更不是什么重在参与。奥运精神就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风貌在奥运会上的真实而完全的彰显与体现。所以,去奥运就要拿冠军,否则就不必参加。这个精神什么时候都是不可动摇的。

 

过去的中国,灾难深重,人民生活贫困,在体育竞技场上不可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摆脱了贫穷,老百姓开始富贵知荣辱,饱暖思锻炼了。尤其是90后新生代的崛起,代表了中国新一代人在智慧与体质方面都与他们的前辈有极大的不同。

 

就以游泳运动为例,现在的中国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站在一起,已经没有昔日不可同日而语的明显差别了。中国人近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可以在各方面,包括在体育上,终于具有了能够真正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个能力了。

 

中国需要加油!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四年一次的奥运不仅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国与国之间在体育上的较量与排坐,也是对自身综合国力与实力的一次不可多得的记载与检阅。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在这个舞台上还会有更为壮观的演出,自然也还会让西方种族主义者还会更生气。对于他们的郁闷,我们中国的诗仙李白,早就写出了这样的画面来激励他的后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让不自在的人不自在吧,只要中国人不自乱阵脚,被人欺侮的时代就不会再重演了。

 

 

 

 

相关联接:

外媒逼问叶诗文引众怒 白岩松:荒谬 叶诗文回()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31/1897141.html

 

 



 
小提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陈蓉辉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