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女士是记者,不是学者----也评几句《穹顶之下》
文章来源: 风声雨声2015-03-02 09:38:10

看过《穹顶之下》,想起了春晚那些关于“点赞”的采访视频,我现在知道该给谁点赞了。和满大街追“点赞”的所谓记者相比,柴静女士至少干了记者该干的事,无愧于记者二字。

《穹顶之下》用大量的素材,说出了一件事,雾霾是人祸不是天灾,治理雾霾并非做不到,实在是不做到。

《穹顶之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热议。反对柴静女士观点的大有人在,最不上档次的评判是人身攻击。柴静到美国是生孩子还是治孩子病,和《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有没有价值之间,有半毛钱关系吗?还有另一种否定方法叫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至于是真的没有任何证据,还是言者自身无知,或者故意这么说,吾等就不方便插话了。

是不是说《穹顶之下》就完美没有瑕疵了?我认为,远没有到达那一步。

采访的大量素材(也就是论据)是否没有主观倾向性选择,完全客观地再现各方面的观点?恐怕不尽然。

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是否充分合乎逻辑?恐怕也未必。

国家的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既然谈到了,是不是只从环境这一个视角看就足够了呢?显然不应该。

所谓的另外的视角就是:
中国要不要工业化,为什么不得不工业化,以及要什么样的工业化?
中国要不要城市化,为什么要城市化,以及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中国要不要重视国际市场竞争力,要靠什么来获得竞争力,以及如何培养获得这种竞争力?
中国为什么要保增长?在福利不够健全,或者说没有力量为大量人口提供保障时,大批失业可能引发的社会动乱要不要考虑?
还有教育、科研、国家安全、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是不是都要考虑?

中国在底子很薄,西方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你倒是想面面俱到,但你做不到呀。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光着急和有良好愿望是不管用的。很多时候是不得不痛苦地选择,到底应该先搞哪个,暂缓哪个,牺牲哪个。当然,您可以问为什么牺牲这个而不是那个,那么别人也可能会问,为什么牺牲那个而不是这个。对不起,这种东西叫做扯皮,恕咱不奉陪了。

如果问中国这些年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问题,肯定是有问题,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们是不是抱着这些问题,就可以否定所有的建设成就,抱着这些问题,就可以大骂共产党了呢?有些人确实就是这么想的。环境污染有点类似于,一个人看到地上有口痰就大骂政府,却恰恰忘了那口痰就是他自己吐的。

《穹顶之下》虽然踩了许多人的尾巴,但总的来说是建设性的,是要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没有要骂谁的意思。不过,柴静女士犯了个简单却严重的错误,她往前多迈了一步,给中国的问题指了一条解决途径,也就是开出药方,但这药方是不是真的能治病,这本身又成了问题。柴静女士或许忘了,自己是记者,不是学者。

正如柴静女士自己所说,雾霾天飘的是什么味道?是钱的味道。那么,更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也就是让金钱的影响力更强,更深入人心,是不是就能够消除这个味道?这样的结论难道不荒唐吗?说中石油垄断,所以污染,只要一大帮人一竞争,污染就没有了,外资控股是不是就更没污染了呢(片子中还举了美国汽车的例子)?但真是这样吗?

所以,不懂请不要乱开药方,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说有人误食敌敌畏,中毒了,您开的药方是,再多灌点敌敌畏就好了,但真是这样吗?

尽管如此,《穹顶之下》仍然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纪录片。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柴静女士提出了什么方案,而是在于把环境污染拉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央。就算是捅了马蜂窝,那么这个马蜂窝也早就该捅了。而对于柴静女士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自费拍片,公益播放,都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

至于通过对药方的质疑,进而质疑柴静的动机,从而整体否定该纪录片价值的人,劝你们还是厚道点,因为,柴静女士是记者,不是学者,尽管她自己经常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