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高超在于两套价值系统
文章来源: 水粉画2018-12-08 19:03:43

曹雪芹的高超在于他深刻理解一般大众的价值判断和理解力,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给自己的每个人物都定义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认可度和价值, 但是这个中间, 曹雪芹又精妙地藏了机锋和刺刀, 把那些社会价值认可的好人完人一一剥光, 反而是那些看似被社会价值体系所抛弃的人, 成为曹雪芹最后意义上的理想人物, 这些人物包括宝玉黛玉晴雯芳官司棋尤三姐柳湘莲 等等。

这是高超的写作方法, 大众不觉得隔膜, 很快可以理解作者的人物和故事, 但渐渐的看下来, 大家又会对自己已有的价值判断产生怀疑, 甚至愿意看故事至于有写评判和思考。

基于此, 作者的手法的目的也就基本算水到渠成。我们一般人写故事, 容易把自己的赞成和反对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 对人物更是如此。 想曹雪芹这样在褒贬之间总是给读者留余地, 留空间的写法, 更高明, 也更能反应小说人物在社会体系中的真实存在。

今天闲的无聊, 举几个小例子写写打发时间。

红楼梦里面写宝玉的出场, 除了写他样子多么好, 脸上怎么带着风情, 接下来的一首词看来都是骂他的话, 这些话就好像他老爸贾政打他的时候训斥他的老生常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即使写黛玉, 前面不管写她如何风流婉转, 如何聪明学养高, 宝钗一来, 很快就说众人都认为她不及宝钗。 

这些评判绝对是符合大众和社会价值体系的, 他们二人就是这样一对怪人, 愚人, 不通世故, 行为乖张的人。 这就是一对对社会整个正能量系统彻底反感的人。 宝玉说那些文臣武将不过是沽名钓誉,为博得青史留名,死战死谏,都是没有意义的枉费生命。 而他认为有意义的生命是被其他美好的女孩环绕而安静逝去的, 有她们真实的情爱相伴, 才有真正的价值。 听起来匪夷所思, 可是我在今天却能深刻地体会, 人生在世, 社会价值系统无理而强大地绑架了我们, 作为个体,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名利社会地位的空间中,被无情地判断, 个人的情感, 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性的追求, 基本是没有立锥之地。 社会不认可这样空灵的人, 宝黛注定没有未来。 不光是没有感情的未来, 是没有求生的未来。 

在写那些完全符合社会价值判断体系的完美的人的时候, 曹雪芹经常会不留痕迹地给他们一刀, 很到位, 但不过火, 这点手法我也喜欢。 

比如写贾雨村, 曹雪芹很多褒奖, 写他是个聪明有抱负的人,在官场也发达,为人也周到。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读书人, 代表不畏挫折, 一路向上的社会的中间力量。  但细节中却不肯放过他, 该人拿了甄世隐的银子以后, 连拜辞都省了, 连夜赶考追逐名利去了。 更讽刺他后来发达后回来娶甄家小丫头娇杏, 就因为当年落魄时女子多看了他一眼, 便认为该女子慧眼识英雄, 成全了自己强大的自我意识。 雨村做官以后, 回回来贾府定要会会宝玉, 和他探讨经济文章。 宝玉知道这人不过是依仗贾家的势力做的官, 面子上要来敷衍一下这位公子, 很不愿意见他。 虽然贾雨村做过林黛玉的老师, 黛玉却从来没有促进过宝玉和这位“禄蠹”的交往。

再说人人都谓之完美, 无懈可击的宝钗。 曹雪芹还是对她有爱和同情的, 毕竟她是青春娇媚的女孩, 又有黛玉一样的学养和聪明。 只是她做的太好了, 好到都忘记了自己的青春和美。 写她的样貌自然是花王牡丹一样出众, 我估计是很娇艳健康的美, 说她肌肤的丰腴剔透, 宝玉会为她一直手腕着迷, 她也有才情, 懂得诗歌和艺术的精妙, 甚至在视觉审美上,  比如璎珞的颜色搭配, 她也有她读到的见地。 她偶尔流露的一点天真比如扑蝶, 也有少女的活泼自然。 但是就在扑蝶刚刚完成的时候, 曹雪芹就写到她为保全自己儿嫁祸黛玉, 在丫头小红和坠儿的心目中撇清自己而制造二人对黛玉的敌意。 这种做法我们很难和一个完美的人对应起来。 还有比如王夫人需要安葬金钏的衣服, 她义无反顾地为这位姨妈救急, 拿出自己的衣服, 毫不忌讳。 随口又安慰这位内心有愧的姨妈, 不必为金钏这样的生命觉得不安, 堂而皇之地称金钏为糊涂人, 来开脱主子的责任。 她对社会中低等级的生命是轻贱的, 这一点也体现在她呵斥莺儿,认为象贾环那样的爷们不会赖她们丫头的几个钱。 贾环的品行低下就这样强行因为身份和地位被颠倒过来了。 这就是这位完人的虚假和无情。

这些小地方看似非常不经意, 其实藏着巨大的贬抑, 即使不敏感的读者也觉得心里一咯, 对这个人物会有更多的想法。 

张爱玲说这是白描的手法, 把判断和空间留给读者, 自己只照着把生活和人物描画下来, 其他不管。 这手法看似简单, 其实很高妙, 多了少了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判断。 真的不容易。 

我看金瓶梅也觉得是纯粹的白描, 什么都好, 就是太残酷了, 尤其是恶人坏人一而再再而三出现, 不掩饰的恶毒,自私, 巧言令色,可是金瓶梅的作者就是不出来主持一下公理和正义, 他就这样写下去,让生活就这样残酷地向前, 永远看不到希望。 这也许才是最残酷的现实主义写法。

我今天还想到了求真和求存在人类进化和社会架构中的基本意义。 

求存应该是根本, 人必须在社会架构中求存, 我们是社会动物, 所以我们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去适应社会的要求, 即使这些要求非常的违背人性, 荒谬,错误和虚假。 我们的教育中把适应社会看成是求存必须的牺牲。 红楼梦中有个最奇妙的视觉, 就是当中有一小部分人为了求真而放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求存, 这是违背生物本性的, 但这更符合人性中最美好理想的成分。 

作者没有主持正义, 没有让社会价值体系做出些微的妥协, 他只是让这一部分人作出了选择。 

整个红楼梦都是在世俗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关照和怜悯中这一部分人。 所以这本书, 到今天我还时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