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昨天的男女 (12) - 大萧条来临前的冲浪者梅隆和斯特朗
文章来源: 木愉2010-01-06 17:59:54

华尔街过去的男女 12

 

                   -大萧条来临前的冲浪者梅隆和斯特朗

 

木愉

 

 

1920年的那场熊市如一片乌云很快将飘荡过去。192134日,哈丁(Harding)当选总统。他与经济界、实业界和银行界的人都很熟,对全美的经济振兴充满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哈丁任命安德鲁·梅隆为财长,这无疑于为美国经济的再次高涨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梅隆在这个位置上呆了整整10年,因此与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股市的高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如同20世纪的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和股市牛气应该与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联系起来一样。

 

梅隆之父托马斯·梅隆5岁时跟随父母来到匹茨堡。这个家族经营银行业。梅隆的祖父眼光相当敏锐,看准了许多值得投资的公司,如卡内基公司、可口可乐等,并积极投入资本扶持他们。结果证明了他的投资是何等的英明,这些公司后来均成为美国各行业的领头企业。

 

将门无犬子。梅隆长大之后,也显示了过人的洞察力和决断能力。当他27岁时,父亲即将家族拥有的银行交给他经营。

 

梅隆成为全国的经济总管后,着手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削减个人所得税;二是用政府的财政结余偿还国债。之后,他又积极推动削减政府开支,使得政府的预算支出从1921年的50亿美金下降到1928年的30亿美金;而在整个20年代,个人所得与国民生产总值却分别上升了30%47%

 

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的新增长点或者说动力来自汽车工业,汽车工业的加速扩张带动了整个经济的飞跃。1914年,全美仅有126辆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到了1929年,这个数目增长到560万辆。由此并带动了公路建设、汽车修理、钢铁、橡胶和玻璃等工业的增长。同时,家用电气如冰箱、洗衣机的生产也在同一时期增长了两倍。

 

整个10年,美国人都欢天喜地地过着享乐的日子,终日吃喝、拼命享受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生活基调。不过,在这歌舞升平的舞台上,乡村的美国人却没有加入近来,因为他们恰恰是汽车工业时代的牺牲品。由于汽车的使用日益广泛,土地的占用和开发更加迅速,而对农产品的需求却相对减少,农民的收入在这一繁荣时期不升反降。

 

此外,汽车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也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原有的乡村小银行和小商店遭到了附近城市的大银行和大商场的强劲挑战。1921年,广大的乡村尚有29,788家银行,而在整个20年代,每年都有500家小银行被从田野边无情地抹掉。

 

农村的这种遭际和变迁并不能反映到热热闹闹的华尔街股市上来,因为华尔街与这些散落在乡村泞泥道旁的小银行没有联系。

 

在经济繁荣的20年代,华尔街自然也火爆异常,从1922年到1929年(1923年除外),道琼斯工业指数如春笋破土,每个季度都节节增长。然而与从前不一样的是,这种长势已远远超出了同期的实际经济增长幅度。整个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50%,而道琼斯指数则翻了4倍。

 

华尔街的这种与现实经济不同步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电力的大量使用和企业的兼并,使得经济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加快。其二,信用贷款被广泛使用,一般投资者也可以从证券事务所借钱做股票买卖,使得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大大增加。

 

股票市场迅速扩容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杂质甚至渣滓潜入。比如某家航空公司尚未正式营运,其股票就在一片鼓噪声中狂涨不止。到了1929年,股市中的泡沫成份逐渐浮出台面,当其破灭的时候,报应也就来了。

 

历史上常常有一些偶然的事件导致一场灾难或战争或别的重大的事件。也许,如果当时的美国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多活一些时日,那么股市中的泡沫就不至于如癌症毒瘤越长越大,其后果也就不至于那么灾难深重了。

 

斯特朗出生于1872年,18岁就受雇于一家银行,然后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名声显赫的银行家。他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婚姻,有4个孩子。第一任妻子自杀;第二任妻子离家出走。因为家庭生活的不幸,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先担任摩根财团下属的一个信用银行的总裁,然后又坐上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第一任主席的宝座。

 

其实,联储的组织结构并不为斯特朗所喜爱。他所钟意的模式是英国模式,即一个中央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也不要过多的卷入政府事务。所以,当他被提名为纽约联储主席时,他心里相当不情愿;屡经劝说,方同意就任。联储决策必须经由联储的董事会同意,而董事会里的大多数成员都是熟悉政治而不谙银行的人,因此斯特朗就成了董事会里唯一两样都精到的成员,也成了董事会事实上的核心。经他提出的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得到通过,其他董事会成员只不过象征性地审议通过罢了。

 

斯特朗上台后,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是,欧洲刚从一战中喘过气来,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恢复经济。斯特朗明白,如果欧洲的经济不能复苏,则美国的经济也会遭到打击。所以,他不得不降低美国的利率,以防止资金大量流入美国。

 

降低了美国的利率,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华尔街的许多证券事务所借钱给客户做股票交易,而这种借贷与高利贷没有区别,借方得付很高的利息。当时,即1929年,这类借贷的利率高达20%,证券事务所赚取的差额相当可观;同时这也就加剧了股票的投机,许多大公司都把巨资投放到这类借贷上,以获取厚利。

 

斯特朗察觉到这个动向后,马上采取措施制止。他三次提高了联储成员银行之间借贷的利息,使其达到了5%;同时还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

 

这些措施立刻产生了效应,美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放缓。按理,华尔街那热火朝天般的交易也应该降温。但情形相反,华尔街仍然一路凯歌,浑然不受影响。股市泡沫仍在膨胀,眼见着一场灭顶的金融之灾就要发生。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唯有联储可以采取某种强硬的措施来化解崩市的危机。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斯特朗却在一次手术中没有再能醒过来。缺少了他的联储如同抽掉了主心骨,顿时无所是从,无人出招应对这潜在的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市场上的投机风潮愈演愈烈:凡联储的成员银行皆可以5%的利息从联储借到钱,然后又以12%的利息贷给经纪人,经纪人再以20%的利息借给投机者。如此一来,大量的不良资金涌进了股市,华尔街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撑下,展现着虚假的繁荣。19299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了381.17点,此后,股市急转直下,跌入漫长的牛市,历经25年,才又恢复到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