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解老 第 1 章
文章来源: 明紫2009-03-08 21:08:11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是一本用易懂的事物隐喻玄妙道德的书。

直观的领悟可以完整地掌握隐喻,但笼统含蓄的领悟需要推理加以梳理和解释。

直观和推理交替作用于章节中的隐喻才能让人完全理解和表达经文的意思。

一,用直观引导推理理解以下经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二,通过直观和推理对于经文有了自己的领悟和解释之后可以参考以下的一种领悟和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总论道,万物,人类以及人类的欲望。

道是无,不可行。道是一,可行。道可行是说道蕴含着行,即一蕴含着另一。可行变为行,可道变成行道,即行加道,成为二。不可行之道不变,而行道不能不变,所以说由可道而行道成为非恒道。恒道就是非恒道,一就是二。

同样,名可叫出就能改变。有名就不是不能改变的名,可名而有名就成为非恒名。

不可分辨的一无名。一是万物之始,所以说,无名是万物之始。可分辨的二是万物之母,所以说,有名是万物之母。

一,无名也无欲。人类得无名无欲的一可以在一的制高点观看一即是二,二即是一,或不可行的恒道即非恒道,非恒道即不可行的恒道之妙。相反,居于有名有欲之二的人观看因如何产生果。

无欲有欲生于同一父母,一二,无欲有欲虽然名字相异意思却相同,都是指的道。如此悖论实在玄妙之极,可谓悖论之道的玄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