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抗争—电影Changeling剧情简介(一)
文章来源: 绿豆红茶2008-11-06 15:27:13

这是我上个周末去电影院看的一部片子,总体感觉还不错。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有两个关键之处。第一,这种抗争,绝对不是一个母亲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进行到底的。虽然她的勇敢,执着和坚强非常令人钦佩,但是如果要表现这部电影的主题,应该套用黄健翔的一句话,“她不是一个人!”第二,这个题目乍一看我没明白,查了字典才知道,它的意思是“被暗中偷换后留下的婴孩”。当然如果你看漏了两个字母,把这个词当成Change的进行时,其实也无妨。因为这个母亲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确实促成了一些积极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不光是美国新总统的竞选口号,也是保护公民尊严,维持社会公正所必经的历程。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影片中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它发生在1928年的美国。女主人公Christine Collins是个单身母亲,她带着九岁的儿子Walter住在洛杉矶郊区。一个周末的下午Christine去加班,回来后儿子就不见了。经过报案,立案,等待,希望,失望这些令人揪心的过程之后,洛杉矶警方终于在五个月后给她打电话,说孩子在伊利诺伊的一个农场被找到了,他安然无恙,目前正在某警官的陪同下坐火车回洛杉矶。孩子回家的那天,警察局的头头脑脑把大小电台,各家报社的记者都请到车站,接受采访,上镜头,宣传他们促成这一对母子团聚的丰功伟绩。这时我看了一下表,才二十来分钟耶,这Happy Ending是不是来的太快了一点?

果不其然,当母亲迫不及待的跑到火车旁的时候,却认出那个男孩儿不是自己的儿子Walter,并拒绝带他回家。可那孩子却非常乖巧的抱住她,叫她妈妈,而且还能对“自己”家的住址和学校的情况倒背如流。面对这种情况,护送孩子的警官连忙解释和安抚Christine。他说一方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身材容貌上几个月之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做母亲的经历了这段时间大幅度的情绪波动,在心理上还处在非常shocking的状态,对人对事的判断也不一定准。最后警官指着那“天真无邪”的孩子对Christine说:Seriously, you are everything he has. 在孩子充满期盼的目光中,Christine的母性和同情占了上风,于是搂住孩子,牵着他的手带他回家。当然,记者们马上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温馨的一幕,准备登报纸头条。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Christine的这一举动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现在我几乎能确定这个孩子不是Walter了。可是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

1 这孩子出于什么动机要冒充Walter

2。处理这个绑架案的相关人员知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真实身份?换句话说,火车旁的那位警官是真的以为Christine意识恍惚,还是急于掩盖事实?

 

大家先猜猜看啦。答案会在下一篇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