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想到温哥华烟花节
文章来源: 天涯.知己2015-01-06 21:15:18

    从温哥华搬到多伦多已经两载有余,仍经常和朋友提起温哥华种种的好,喋喋不休,如同祥林嫂一般。

    多伦多的2015新年格外寒冷,终日躲在家中上网。浏览文学城头,没隔几行,类似的标题就会跳入眼帘,“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照例,我一概跳过。不是我麻木,而是这样的新闻多么的似曾相识,只看过几个标题已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有一则例外,是关于那位美丽的汉服女学生。。。

    也许是我少见多怪,那是我见过的最清纯美丽的女孩,难道这就叫“天妒红颜”吗?身为人母的我,由此引发的其他联想,唉!不说也罢。

    节日活动-》人多拥挤-》踩踏伤亡,这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相关吗?没错!但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首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反例就是温哥华烟花节。

    从1990年开始,温哥华就开始承办国际烟花比赛。从每年夏季7月中到8月初,每个周末一场,共4场。通常邀请3个国家参赛。前3场,每个国家各自表演,最后一场是决赛。

    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除了怀孕生孩子不方便去的那几年,我几乎是场场必到。从来没有遇到让人感到紧张的拥堵状况,更没有发生任何象踩踏,打架斗殴之类的恶性事件。

    如果,您认为加拿大地广人稀,所以举这样的特例缺乏说服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烟火表演是大温地区的居民夏日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尤其在首场和最后决赛那场,几乎全城出动。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去的晚一些,绵长的海滩坐满了观众,人山人海。那天还下着毛毛雨,我们只好选择Beach Avenue的一座有门廊的建筑入口台阶,是“站票”。

    前面的一位印度女子对同伴说,人真多啊,好像回到了印度。周围的人听了都引俊不禁。

    烟火表演的那几天,从傍晚开始,通往English Bay 的Robson大街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成了步行街。街道两侧的各色餐馆生意格外红火。警察也倾城出动,全副武装,维护着秩序。

    烟火表演结束后,已经是午夜。 虽然退场时人流如潮,但组织管理工作却是非常有序。直升飞机跟随着行人的脚步,在低空缓慢飞行;探照灯将黑夜照亮得如同白昼。一直护送人群到汽车站,地铁站。

    公共汽车和Sky Train是运送烟花观众的专线,免费乘坐。善始善终。

    烟花惊艳,人心更温暖。

    如此的组织,如此之重视,如此之和谐,想出事都难!


( 天涯知己 于 2015年 一月六日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