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食物与食品的认识历程
文章来源: kylelong2016-08-01 19:16:45
 

 

小时候,我们觉得食物是肯定会有的,爸爸妈妈会准备好一切。妈妈的手艺也是最好的,每次都可以弄出香喷喷的食物,从米饭、面条,到炒菜、烧肉;爸爸的手艺就是砍排骨、杀鸡。从小我就是食肉动物,虽然那个时候猪肉是需要计划票购买的,牛羊肉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鸡蛋鸭蛋是偶然吃一次,却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美味回忆。偶尔也吃爸妈从单位买回来的早点和夜宵,如面条、稀饭、馒头、包子、花卷、发糕、糯米饺,还有咸菜、臭豆腐等,感觉味道很不一般,也是好吃的!

 

湖北是鱼米之乡,爸爸喜欢钓鱼,家里是不会缺少鱼虾的,还有菱角、莲米、藕。当时的很多郊区鱼塘都是野生无人管理的,人们可以随意钓鱼,也不担心农药化肥什么的。表哥也是高手,经常带我去附近的鱼塘小河抓泥鳅黄鳝,或者就用箩筐弄很多田螺河蚌。妈妈是家庭烹饪高手,整一桌佳肴,给家里打牙祭。节假日也没有什么酒水或饮料,就是白开水。爸爸有时候喝一点白酒,而我见过最多的,是爸爸杀鸡时给鸡头喷一点白酒,把鸡灌醉。

 

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很少有零食吃,宝塔糖是最好吃的了。在生活拮据的时候,妈妈会弄一碗白糖或猪油拌米饭,味道美到天上了。有时候家里没得吃的,就是一碗白开水,妈妈放一点香麻油、酱油和味精,也是那么令人开胃满足。那些好吃的东西,虽然只是在节假日才会有,但这反而给我一种期待和向往,等待那个时节,等待那个时节的美食:饺子、汤圆、粽子、月饼、盐蛋、皮蛋、麻花……尤其是春节,各种鱼虾、肉食、水果、点心,湖北真的是鱼米之乡,虽然不是很多,但过年的时候什么都有。年味,就是这样来的。

 

上学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很多时候,我们就在爸妈或爷奶所在的单位食堂买饭菜吃。那个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卫生问题和质量问题,有得吃就很好了,而且往往比家里的品种多,味道也不错,似乎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食品卫生问题。就这样一晃就是十多年:我们忙于学业,爸妈忙于工作。爸妈只是在晚上和周日买菜做饭,吃一次妈妈做的饭菜,回味一下童年时光。爸妈工作忙,回到家里后,家务事也多,饭菜也不是每次都很好,因为爸妈经常会一边做饭菜,一边做家务,有时候饭菜都糊了、干了,也得吃下去。

 

不过,单位食堂的饭菜,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是食品种类多样,而是有些烹饪做法,妈妈自己也不会做,或者说自己没有做过,我们当然也没有品尝过,所以会很留恋单位食堂。至于这些美食里面是什么东西,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毕竟对食物、烹饪和调味品的认识太少。从家里的调料来回忆,不外乎就是姜葱蒜、酱油味精醋,还有各种辣酱、臭豆腐、腐乳等等。有时候也在想:以后一定要生活在大城市,好吃的东西一定很多。

 

后来去外地大城市(广州和武汉)读书,是我对食物认识的一个新的开始。

 

在大学吃食堂,首先就是一个卫生问题,沙子、杂草、虫子、苍蝇,什么都会有,这可不是网络中的编写故事;其次,口感肯定不如家里的,夹生饭、锅巴饭都会有。当然,中国很大,各地的饮食有很大差别,每个城市都有特别的小吃和美食。广州和武汉,应该是中国小吃最多的城市了。对比一下:90年代之后,物流相当发达(想想大货车超载和公路被压坏的情景),在一个小城市就可以吃遍全国的小吃和水果,四川的火锅、麻辣烫、韩国的铁板烧、新疆羊肉串、肯德基、麦当劳、冰激凌、珍珠奶茶等等,这些最流行。学校就更不同了,校门口的小吃摊子,热饮冷饮,火锅炒菜,应有尽有。

 

在广州,很多蔬菜和水果的品种很特别,湖北是很少看拿到的,尤其是水果。比如荔枝、龙眼、芒果、榴莲等等,还有丝瓜(广州叫胜瓜),空心菜(广州叫竹叶菜)等等,品种不一样。还有广州最特别的早茶,各种小吃和糕点,与湖北的早酒完全不同。记得第一吃喝啤酒和红酒,就是在广州上大学期间。武汉最大特点就是小吃多,而且是家乡风味:蛋酒、面窝、热干面、麻团、米粉、油条、糯米、臭豆腐等等,户部巷里好吃的多了去了。可以让人感受到食品丰富、生活美好,而且物廉价美。

 

80年代之后,出现了315。当然,那个年代也刚刚是改革开放的时期,“倒爷”出现了,各种“假冒伪劣”崭露头角,只是没有现在这样“普及”和“推广”。而90年代之后,“发扬光大”与“创新发明”,基本上都是科技人员做的(当然,这与国家的科技政策导致大批科技人员下岗有关)。我们只是从自由市场的打假宣传活动中得到一些食品食物的基础知识。有了电话电视之后,315活动就比较普及了,这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假冒伪劣的危害和来源。而另一方面,电视的普及,反而让假冒伪劣更加普及和推广了,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湖北最著名的,就是注水猪牛肉、避孕药黄鳝、萝卜腊肠、头发酱油和化学竹笋。

 

再说自由市场,或者说是农贸市场,主要是买卖早点、果蔬、肉类食品、干货和调料的,也包括各种熟食(主要是卤肉、花生、豆制品之类的)。学生时代,只是偶尔陪同爸妈去买,就觉得食品很丰富,什么都有,什么都好吃。当自己开始逛农贸市场时,那是参加工作之后,农贸市场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了,但脏乱差的现象几乎是没法改变的(大城市似乎好很多)。后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化学食品:苏丹红咸蛋、硫磺白木耳、染色黑木耳、猪肉精、甲醇白酒、甲醛牛百叶、甲醛鱿鱼、工业胶米粉、工业胶珍珠奶茶,以及最著名的三聚氢胺奶粉等等。

 

参加工作之前,很少听说吃坏东西拉肚子的,也很少听说中国人大腹便便的,更很少听说年轻人不能怀孕的,后来就很常见了,尤其是有了冰箱之后,人们没有注意食物的安全和卫生,当然,环境污染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后来的医院也是越来越多,药物更是多。医药分开之后,居民大楼附近的药店比超市还要多。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食物本身有问题,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抗生素和人工饲料的大量采用,还有就是各种调料佐料酱料层出不穷。表面上看,是商品丰富了,食物也不分季节了,很多餐馆也是24小时营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远远跟不上,人们对于食品和安全和卫生科普知识也跟不上。厂家不知道什么该生产,什么不该生产;百姓不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90年代之后,各大城市出现了小吃一条街,食品非常丰富。儿子上学期间,学校门口附近的小吃一条街和餐饮一条街,就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因为各种塑料包装、泡沫盒子,都是卫生与安全隐患,还不说食品的来源与烹饪问题,营养就更不用提了。在日本生活时期,感觉食品没有中国丰富,除了海鲜比较多之外。但觉得日本人很注重品牌,这才让我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虽然便宜而且丰富,但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尤其是在中小城市),质量很难保证。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人们就开始崇拜进口食品。我曾经在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中心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检测设备,很多都是比欧美的检测设备落后几个数量级,质量标准也是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

 

出国之前,我去过国内很多城市,包括各种旅游、开会和学习,或者走亲访友,免不了吃吃喝喝。喝过2次假酒、吃过3次地沟油、吃过好几次变质海鲜;超市的品牌汤圆,吃过拉肚子;餐馆的饭菜,经常吃出“异常”的东西,见怪不怪了;投诉315,基本上是没有回复的;国内的食品与营养方面的科普,基本上没有。就这样几十年下来,竟然有了脂肪肝和高血压,体重也是一直飙升。家里人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的人也开始有了,普通的感冒、发烧、呕吐、拉肚子、便秘等等,也比过去几十年多。

 

到了加拿大,本来是希望孩子读书更上一层楼,自己生活开心一点,田园一点,对加拿大没有食品质量方面的需求。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发现加拿大不仅仅是山清水秀,多元文化,还有食品卫生更好。听老移民讲述如何在加拿大生活,如何挑选食品,自己也对加拿大的华人超市和华人餐馆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也与家人和朋友们经常光顾华人超市和华人餐馆,与西人超市和西人餐馆进行对比,丰富了自己对食品、营养、健康的了解。西方或其它国家的蔬菜、水果、食品,必须上网查询相关文献或信息,英文的说明书和广告,必须仔细阅读,才能全面了解,不会因为食品而出问题,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方面从头学起。加拿大的食品,也不是什么都适合我们华人,比如BBQ、培根、薯片、快餐、沙拉酱、蛋糕、冰激凌等等,华人食品也有不少需要控制的种类,比如臭豆腐、皮蛋、油炸食品、酸辣食品、各种酱菜、动物内脏等等。几年之后,才意识到食品与营养和健康,这才是来到加拿大最大的获益之处。

 

加入加拿大华人环保协会(CCEA)做义工,尤其是学习并对比中西方营养学知识之后,使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食品安全与卫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营养与健康才是我们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业!重视了,效果就不一样了:脂肪肝没有了,体重减轻了,高血压改善了。这一切,都归功与自己对营养学的理解与实践,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当然,最近几年也是经常回国看看,发现国内的医药、食品与餐饮行业,也发生了很多进步与变化:农贸市场和食品超市管理规范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健康食品了,各大电视台都有健康养生频道,营养食品和食品补充剂已经非常普及了,餐饮业的高档餐厅越来越多,各国饮食文化慢慢渗透到各个中小城市,运动与健身行业越来越繁荣。这些都是令人高兴和欣慰的事情。不过,即使如此,国内百姓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恶化(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还有各种食物中毒和车祸问题,这些应该与中国的环境恶化有相当大的关系。最明显的就是回国感到的不适,咽喉炎、拉肚子等等。对比来看,生活在加拿大,的确是一种幸运,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生活,好好宣传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