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信念与信仰异同 准确定位与传扬习近平思想 (1)
文章来源: 酒吧里的美国2019-07-04 12:52:51

明确信念与信仰异同 准确定位与传扬习近平思想

朱立平

信念与信仰,主体都是人,如不细究主体为何,笼统谈论,就会感觉信念与信仰的含义非常相近,相近到事实上经常等同二者,自然也感觉不到二者之间的关键差异。

例如,在线新华字典对信念与信仰定义如下:

信念是“坚信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坚持自己的信念,进行顽强的奋斗”。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对比上述两个定义,共同点皆从“自己”的视角,笃信小的“观念”,顾名思义是信念,崇信大的“思想、理论、学说”是信仰,但实质上,这俩定义思路相同,内涵相似,宽窄之别而已。这是人们在工作、学习、谈论中经常混同、混用、混淆信念与信仰的典型例证。

      信念与信仰至今未曾清晰界定,表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区分信念与信仰的至关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混同、混用、混淆信念与信仰的巨大危害性,更无法从信念与信仰孕生、作用、演变、兴衰的互动角度,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在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明确信念与信仰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知史鉴今,而且有助于越来越广大的世界民众清楚认知习近平思想的文明蕴含、现实作用和崇高地位,进而在习近平思想的感召下,不断聚焦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建构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一、信念与信仰的异同

信念与信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明产物,二者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既是人类超脱自然界其它所有生物的显著标示,更是辨识古今中外不同人类社会的文明标签。

与信念与信仰对应的英文词是belieffaith。信念,关乎个人,是从个人“自己”的主观角度,去认知、体悟、信服、传扬某些既成的客观对象物;信仰,则相对独立于个人,基于集团共识,不取决于某个人甚或某些人信念的客观存在,终归不以单个人的信念为转移。

显然,线上新华字典定义的“信仰”,其实也是信念。

如果我们深刻领会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的人”的理念,明确区分信念与信仰的不同主体,信念与信仰的内在关联和重大差别就随之凸显了。

首先,信念以“自己”为主体,其指向对象是开放的,包括大千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对象物。

信仰从来不以单个人为主体,从来都是集团共识的产物,从来都以人的集团为主体,所以,集团共识、集团人数、集团组织、集团运作等决定了信仰集团的势力大小、社会地位、作用力度、等等。

在此必须特别强调,谈信念,关乎作为个体的“你、我、他/她”;谈信仰,关乎作为集团的“你们、我们、他/她们”。“你、我、他/她”有的只是信念,信念唯有从“你、我、他/她”的个别认知,凝聚成“你们、我们、他/她们”的集团共识,才可能变成某种信仰,并相应形成某一信仰集团,同时接续涌现出偶像般的集团领袖。因此,信念是没有边界的,信仰则是有明确界定的。

其次,因为信念的主体是单个人,所以,信念的发展既受个人认知水平和表述能力的局限,更受个人寿命的局限以及所处时代的局限,这就决定了信念的孕生和发展具有强烈的主客观局限性;信仰是一定社会集团的团体共识,信仰的基本内容原则上应该由集团内所有成员在一个历史时段共同明确、共同秉持、共同践行,所以,信仰通常不以集团中某一单个成员的意志为转移。即便一个信仰集团中的某位或某些成员在有生之年因为孕生了强有力的信念,并能够据以发展到提升或损害集团信仰的程度,终归不能永久主宰或辖制集团信仰的具体发展。

再次,因为信念的主体是寿命有限的单个人,所以,除了主客观局限性,信念还具有三个突出特点:(1)、庞杂,即信念的孕生源庞杂,信念的孕生类庞杂。信念有如一颗颗树木,汇集成一片片信仰的丛林;(2)独特,即每一个单个人的信念都不尽相同,好似每一棵树或每一片树叶的不同那样;(3)可塑,即任何单个人的信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像树或树叶一样历经一个生长和消亡的过程,都必然随着单个人内在主观认知和外在客观环境的变动而演变,最终随单个人的“作古”而“定格”。

与信念不同,信仰的突出特性应该是:(1)鲜活。信仰是精神火炬,将信念不尽相同的人们维系成为一个社会信仰集团;(2)崇高。信仰是思想灯塔,可以照亮信念各不相同的人们走上一条信仰与共的奋斗征程;(3)动人。信仰越高远,内容越动人,信仰集团及其信仰力量便可能越壮大、越有力、越持久,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直接、越重大、越长久。

一旦既成信仰集团丧失了其应有的集团共识,信仰的汪洋就会逐步干涸,导致信仰集团的内斗和裂解,甚或引致信仰集团名存实亡,极至彻底瓦解。

最后,信念既然关乎单个人,只能以单个人为主体,并由单个人以“自己”之名去发展,任何人都无法发展别人的信念,因为任何单个人的信念在其有生之年均在动态演变,既有连贯性,更有不确定性,即便该人自己都无法确知自己信念的未来演变,何况他人。信念的“宿主”一旦故去,该人信念的发展便嘎然而止,不可能再照旧发展,除非该人的信念被当成信仰来对待,并由信仰集团的后续成员们来“越俎代庖”。任何单个人的信念,包括观念、理念、思想、理论等,不论多么重要或者多么伟大,本质上都归属于信念的范畴,都不等同于信仰。

信仰是集团共识,有史以来便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存,所以,信仰的孕生、存在、发展,不取决于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信念,终归取决于信仰本身在一定社会集团中焕发出来的具体力量若何。一个社会集团中每一个成员在信念上共同指向、一致认同、持续实践是集团信仰焕发力量的前提,单个人的信念唯有依托和融入信仰,方能通过集团信仰力的具体作用,不同程度地释放其信念的社会正能量或负能量。

综上可见,信念是单个人从自己的心理和视角,对周遭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等的具体认知、主观认定和具体表述。信念包括单个人的所有思维成果及其文字表述,包括观念、理念、学说、思想、理论。

信仰是一定社会集团中所有成员的精神共识,是该社会集团所有成员的思想导引、言行准则、指路明灯。信仰,可以由某人基于某种信念提倡,一旦凝聚了足够强力的社会共识,就可以发挥其信仰力量了。

信仰包括古今中外的所有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宗教信仰以尊崇神圣偶像为核心,世俗信仰以秉承世俗理念为要务。宗教信仰或准宗教信仰的传承越久远或越强固,对社会的约束力越强烈,以致社会与时俱进的阻力也越大,社会裂解后焕发生机的机缘也越少。

世界上只有世俗信仰主导的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与时俱进,根子就在社会主流世俗信仰的持久维系社会上。

显然,信仰与信念的社会定位、社会角色、社会作用都各不相同。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表明,如果误把个人信念当成集团信仰来对待,或者个人信念达到可以凌驾集团信仰的地步,个人信念便会喧宾夺主,挤压和排斥真正的集团信仰,消减集团信仰的力度,窒息集团信仰的生机。同时,个人信念中必然存在的主客观局限性及其具体作用便会不同程度地损害集团信仰和信仰集团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