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不宜随的俗
文章来源: 维妮2008-04-01 11:34:23

看到网上有的JM们喜滋滋地夸耀她们如何与老外一样生孩子不坐月子,刚生完孩子就喝冷水,吃沙拉,啥事没有。

我心话了:你那是LUCKY,没给你整出点事来;或不是没事,时候未到,老了再说。

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真是有它的道理。让你到西藏高原去,你要能像当地人似地没有高原反应那是你lucky,你要有了当地人没有的高原反应,那就正常了。老外的饮食结构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体质状态就与我们不同。老外生孩子能不怕风吹,不怕吃生的喝冷的,这个俗你就不一定能随得了。

英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全都穿校服,女生的校服无论冬夏全是膝盖以上的裙子。英国的冬天虽然远没有加拿大的冷,但那个阴冷也是能把你冻僵的。我的一个朋友与她的teenage女儿常发生的争斗就是她一定要她的女儿穿上加厚的连裤袜或长筒袜,而她的女儿就非不愿穿,要像她的同学们一样光着个腿。我朋友在这个问题上是决不退让的,她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身体跟老外的身体就是不一样的”,这是她从她的一个中国朋友学老外,生了小孩后不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修养生息,吃生喝冷,逛街吹风,最后得了月子病死了,得出的教训。其实看看满街的英国老太太,很多人的膝盖都肿得与大腿一般粗,我认为就是从小光着腿穿裙子,感受了风寒,坐下了关节炎。

在我身边的,有一对年轻夫妇,男的清华毕业,女的(芳)清华研究生退学到英国陪在英国读博士的老公的读,到英国两个月就拿到了全奖读博士,很聪明的一对,男才女也才,女貌男也貌。那时每个周末,我都义务教一帮夫人们跳健身操,因此互相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好,经常聚会,我在“打牌趣事”中提到的一对年轻夫妇就是他们。芳在博士生第二年时怀孕了,当时她还思想斗争了一下要不要这个孩子,我是其中一个动员她留下孩子的“孩子的恩人”。

十月怀胎,一个健康的男孩生下来了,婆婆来照顾月子。对这个小家庭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三个月后,婆婆带着孙儿回国了,这孩子也是聪明,四个月就会喊爸,妈,当芳告诉我时,我是怎么也不相信,但他们两口子信誓旦旦地保证从电话中确切地听到了,想想他们也没理由骗我,也就信了。

但芳就不怎么好了。在医院里,刚生完小孩,护士就送来了冰水,蛋糕,正口渴着呢,芳抓过杯子一饮而尽。在医院的几天里,芳就是一个劲的口渴,医院的条件就是好,你爱喝?橙汁啥的冷饮果汁敞开供应,芳想吃西瓜,她的书呆子LG就去买来给她吃。从医院回到家后,家里的冰箱里堆满了橙汁,西瓜啥的,芳就一个劲地喝啊,婆婆发话了,这样不行的,要坐病的。芳说,在医院问过医生了的,医生说,可以喝的,没有问题的。到底说这个婆婆和媳妇之间嘛,还是隔着一层,媳妇是文化人,听医生的,信科学,老太太也不好强硬,只好跟儿子嘟囔,儿子嘛也是个书呆子,医生都说行了,当地人生孩子都那样,没问题的。

不久芳就感到胃不舒服,浑身上下总有说不出的不舒服。医院也检查不出啥毛病。芳就回了国看病,带了一大箱的中药回来。不久,芳的丈夫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工作,芳也到了写论文的阶段,他们就一起搬走了。在以后,听说芳得了一种无治的,发病率是1/100万的比癌更胜的病(忘了名),生活不能自理,坐轮椅,最后死在手术台上。

听到芳的死讯,我们一帮朋友悲痛得不得了,多好的小姑娘呀,多光明的前程在等着她呀。她丢下的可怜孩子一直都被瞒着他的妈妈已经不在人世(两年前小孩7岁时还不知道,目前情况不清楚,),她的悲痛欲绝的丈夫不愿在留在英国这个伤心地,回国了。

毫无疑问,芳的病因一定与产后调养不当有关。

中国的很多传统习俗,都是长年以来的实际生活经验总结的精华,不可随便的鄙视和否定的。至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