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蝴蝶
文章来源: 苏贝冬外婆2008-05-09 10:23:36

放飞蝴蝶





贝儿所在的幼儿班, 组织过一次《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图片教学活动, 从此,贝儿就想亲手养一次蝴蝶,在美国南方当小学教师的奶奶知道了她的心愿,马上从网上订购了一箱蝴蝶幼虫。

四月第一个周末, 孩子们收到了Insect 公司寄来的邮件, 内有一个透明塑料罐、一个纱布饲养笼,还有一本说明书。

打开纸箱,贝儿率先抢过塑料罐,高高地举起,歪着头左看右看地不肯撒手;苏菲踮起脚尖、抬起头,象跳芭蕾舞似地跟着姐姐的手转圈子,嘴里嚷嚷:“我也要看,我也要看!

我忙找出眼镜,拿来相机,想抢第一个镜头,可是只见罐底铺着一层两公分厚、类似打过蜡的花生酱或蜂蜜的物质,其他什么都看不见。

“幼虫在哪里?”我问。

女儿命贝儿把罐子放下,我蹲着半个身子往里张望,终于看到里面有一丝丝的黑东西,象贝儿的眼睫毛。数一数,共五根, 一动不动地粘在黄褐色的蜡酱上。

“这么小,能养活吗?”我大失所望地问。

女儿告诉我,Insect 公司有规定,如果这次寄的活不了,可以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会免费再补寄一次。


谁知过了两天,“眼睫毛”明显变粗变大了,而且一条条都蠕动起来,看得出毛毛虫的模样了。四月十日,我拍到了第一张照片。以后每天拍一张,到十二号,已经明显看到毛毛虫身上的绒毛,尽管知道它们将来会出落得非常美丽,但看到它们带着满身的黑毛在蠕动,仍然觉得恶心。中午吃饭时猛然看到碗旁边就是毛毛虫的罐子,赶忙找块毛巾把它盖上。


418日,罐子里出现了很多象蜘蛛网那样的丝状物,透过丝网,可以看到毛毛虫摇晃着脑袋在往上攀升;罐底平坦的蜡酱变得坑坑洼洼,而且出现了许多粗大的颗粒。这使我想起小时候看到妈妈养蚕的情景,我妈妈称这现象为上山。我对孩子们说,毛毛虫要上山了,结完茧,接着就变蝴蝶啦!孩子们那兴奋就别提了。从学校一回来,顾不得吃东西,先看毛毛虫。

过了两天,丝状物消失了,毛毛虫一条接一条都不见了,罐顶上陆续出现悬挂着的椭圆形的硬壳,原来它们在我们不经意时已经完成了由虫化蛹的锐变阶段,它们象超级杂技演员似的,用细如游丝的脚尖钩着顶盖上的纸片,把自己倒挂了起来。

女婿看完说明书说:“从蛹变成蝴蝶,少则十天,多则两星期。”
 啊,老天!如此倒挂十余天,它们能吃得消吗?!

亲亲小心地取下塑料罐顶盖上的圆纸,把蛹移进纱布笼子,用胶纸黏贴于顶部。然后把笼子放在孩子们够不着的书架高层。开头几天,小家伙们还垫个凳子,仰着头去看望它们,后来看毫无动静,就懒得再去看。两个星期后,全家正准备吃晚饭,亲亲在书房里大叫起来:“蝴蝶出来啦!出来啦!”接着就把笼子提了过来。

大家丢下刚端起的饭碗,都来看蝴蝶。笼子顶上除了空壳, 只剩一个倒挂的蛹了。三只蝴蝶已经在笼子的纱壁和底部爬来爬去,第四只仍停留在顶部,收着翅膀纹丝不动。亲儿马上拿来她的高级相机,将镜头伸进纱笼,对准顶部按亮了闪光灯。当她后来把照片输到电脑里,我们清清楚楚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奇观:那最后一只蛹里面裹着一只蝴蝶,就像通过B 超看到母腹中的胎儿一样。这是我们观察《毛毛虫变蝴蝶》的全过程中拍下的最珍贵的一张照片。






拍完照,青儿叫斯迪夫快去查看说明书,看看该给蝴蝶吃什么东西,斯迪夫翻开英文说明书念起来,亲儿怕我听不懂,马上翻译给我听:将一勺白糖放进一杯水中,调匀后撒在花瓣上。听说需要花,小苏菲马上把她周末参加芭蕾舞表演得到的花束从花瓶里抽了出来。亲儿撒上糖水,放进笼子,又用一张餐巾纸浸透糖水,放在花束边。蝴蝶果然把它当花蜜吮吸起来。

第二天,我把笼子放在厨房饭桌上我的电脑边,每隔半小时就去看看蛹的动静,前面四只我们都错过了,剩下这最后一只可不能错过,一个上午过去了,那蛹依然没有动静,第四只蝴蝶倒已经苏醒,扑闪着翅膀在笼中飞舞不已。

下午三点五十分,两个孩子回到家里。贝儿把眼睛凑近纱笼看了一会,突然叫起来:“外婆快来看,蝴蝶从肚子里出来了。”我闻声跑过去,果然看见最后那只蛹的肚子从中间裂开了,脱离了母腹的蝴蝶依然纹丝不动地倒挂在顶棚上。

青儿早就和孩子们达成协议,等所有的蝴蝶都出齐后,就将它们放飞。我劝亲儿:“孩子们等毛毛虫变蝴蝶等了整整一个月,让她们养几天再放飞不成吗?”亲儿回答:“妈妈,蝴蝶很可怜,从出生到死亡只有两个星期的寿命。还是让它们早些回到大自然去,不要再剥夺它们的快乐了。”

57日,是蝴蝶到亲儿家的满月纪念日,我们决定就在那天放飞它们。斯迪夫因为去华盛顿开会下午五点就回到了家,亲儿那天在家里上班。五时半,全家来到屋后的草坪,孩子们把她们的小玩伴也邀请来了。

亲儿拉开纱笼的拉链,第一只蝴蝶飞了出来,它在笼口停留了很久,似乎留恋着旧巢和伙伴们,贝儿用手指拨弄它时它又爬到贝儿手上,与贝儿亲热了一番才展翅飞向天空,没飞多远,也许不习惯外面的气流,也许依然不忍离去,复又降落到草坪上,贝儿去把它捡了回来,两者又“厮磨”了好久,那蝶儿才最终飞走。贝儿挥手说着“
byby” 一直目送到看不见它为止。





那边,苏菲也正与指头上的蝴蝶在依依惜别。






五只蝴蝶放飞了将近半小时,孩子们拖延着,尽量想把它们挽留得久一点。最后贝儿和苏菲还在草地上寻找了半天,希望它们中的一两只会飞回来,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贝儿带着满脸的失落往家走,苏菲则一屁股坐到草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斯迪夫边哄边把她抱回家,亲儿对她说:“每只蝴蝶在死之前会产五百颗卵,如果这些卵都能变成毛毛虫,毛毛虫又都能变成蝴蝶,我们现在放出去五只,过一两个月,就会有多少蝴蝶飞回来呀?”


2500只!那么多呀!”贝儿一下找到了答案,她安慰妹妹说:“等我们搬到新家去,我们帮外婆种好多好多的花,蝴蝶闻到花香,就都飞回来了。”


“我们在
every 花花上都涂上白糖水!让蝴蝶来吃!”苏妹妹想到这个好点子,终于破涕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