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沙河》后记
文章来源: 桦树2010-05-28 20:19:56

《梦回沙河》

后记

        2002年,父亲去世,最亲近的人突然没有了,再也找不见,从那一刻起,我突然觉得生命缺乏意义,不知道自己每天如此忙碌究竟为了什么?生命如此有限,难道一直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换取某些物质?低头思忖,我这样的人,从简单生活中长大,只有回到单纯,才知道什么是最好,而维持简单的生活并不甚困难。就是那个念头一闪,我立刻决定结束公司,光脱脱地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接着有一段沉寂的日子,生命失去了方向,热情不再,只是浑浑噩噩地呼吸着,忧郁着。一次电话中,老同学安延明向我介绍海外学人创办的中文万维网站,于是我就去那里阅读新闻和查看各行业人士发布的长短文章。终于有一天,我在那儿遇到了人民大学的同窗网友老秃笔,并在他的鼓励下,写下了第一篇《母亲节忆父亲》,发表在万维的五味斋。后来,未谋面的网友们结识得越来越多,他们的言谈话语给了我很多感受,故断断续续即兴地又写了一些随笔,其内容题材互无关联。

            最近,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被陈铁健老师读到,他推荐给了中国文联出版社,该社编辑苏晶女士联络我,说社里愿意为之出一本书。我感动欣喜之余忽觉惭愧,这些疏浅的文字随便发在网上无人计较,但印成铅字,就感到了责任。由于时间紧迫,不能重写,我粗读一遍,发现虽有几篇未用真名实姓,但大多数是在回忆前尘往事,于是决定起名《梦回沙河》,取佛经中流沙河艰难理想之意。

            首先我感谢陈铁健先生并请他为此书作序,因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史学家,我年轻时就跟从他学史,懂得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区别。此书回忆记载的都是以往年代的真实,无渲染夸张的修辞色彩,请陈先生作序再合适不过。

        另外,只有《谒墓者的神思》一篇写于1982年清明,很久以前写的,后又在五味斋发表,原因是大家谈起了瞿秋白。

        如果没有我的朋友汤立峰,这本书的制作过程不会这么顺利,在此感谢他。

        如果没有众多网上的好朋友,就不会有这本书,在此感谢他们。

 

桦树

2010330日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