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LAC是过时的
文章来源: 大号蚂蚁2017-03-16 07:37:06

古时候,知识的传播是很困难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困难,还有制度上的困难。比如所谓最公平的科举制度,广招寒门子弟。可不要以为寒门就是穷人,也许有那么几个,但都是传奇故事。寒门折算到今天,起码是个上中产。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可以参加科举的,比如下九流,比如商户军户匠户等等。哪怕地位第二高的农户,识字率才百分之几,考个啥科举。相对来说,明朝以后,欧洲虽然没有科举,识字率反而更高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书馆和大学建立,就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不是选拔官员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体系的建立。但是大学依然基本上是精英阶层的特权。所以LAC和八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哲学治国的教育思想。上位者要学的都是虚的,知道性的东西。欧洲还好在加入了一些理科的东西,但是也都是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出发的。工科医科管科,乃至法科等实用科目都不是大学的主要科目。所以,以前大学生尤其LAC大学生很聪慧的印象,不是他们真得多聪慧,也不是大学真得能拔人,而是体系造就的。就好比,八股当年出了多少首相大学士,但是那真是八股的教育功劳吗?

现在大学越来越普及,知识越来越爆炸,分工越来越明细。早已不是当初想学而不可得的时代,而是想象就学,但是可学的选不过来的时代。所以LAC这种务虚为主的学校就越来越不适应时代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知识技能又有三大类。一是文(艺)体类,二是科技类,三是人文类。

文体类,3岁到9岁是启蒙探索阶段,7到12岁是定向阶段,10到15岁是专注阶段,14到24岁是成熟成果阶段,30岁以后是退居幕后阶段。

科技类,10岁到18岁是启蒙探索阶段,15到20岁是定向阶段,18到25岁时专注阶段,25到35岁是成熟成果阶段,35岁到60岁是按部就班阶段,然后是退休阶段。

人文类,15岁到25岁是启蒙探索阶段,20岁到30岁是磨砺阶段,30岁到40岁是专注阶段,40岁到50岁是成熟成果阶段,50岁以后是退居幕后阶段。

所以当今大学教育的模式并不很适用于文体类和人文类。文体类的主体在大学之前就定型了。而人文类则在大学之后依然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自立。过去,LAC毕业生是挂靠于贵族或者更多是本身就是贵族,有本钱可以去“悠悠望南山”一把。而现在,依然是或者出身大富家庭,或者是挂靠于某种基金,或者就要靠自己先谋生然后慢慢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一般中产乃至贫穷家庭而言,LAC是太装叉的存在。对于实际生活没有意义,对于实际的人文学问也没有多大意义。人文这东西,先得有足够的人生积累,才可能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