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经济学
文章来源: 大号蚂蚁2015-02-20 08:01:55
学校和学生是买卖双方。进行非纯金钱的交易。学校方面出名头,出机会,出场地,当然也出点知识。学生方面出才智,出刻苦,出金钱。进行交换。

这个市场总得来说学校占主动。不是因为学校真得更有效用,而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失衡。认为造成的供应紧张的关系。换句话说价格的非绝对性不是建立在价值的提高上面的,而是建立在数额绝对限制上面的。近似于房地产。土地是没有变化的,包括土地的供应立是不能变化的,变化的是对土地的需求。从而导致土地的价格。同样,藤校本身的价值是没有大的变化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时期,学生有更多的出路,选择上学爬藤的就会减少,藤校的价格(吸引力)就会下降。反之,经济发展缓慢,阶层流动固化,爬藤的需求就会大幅度上升,藤校也就更加紧俏。

买卖也是双方的。藤校也必须从中得到希望得到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续藤校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藤校必须有良好的产出,才能维持藤校市场的需求。因为藤校的主体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名气决定的。一但名气破裂,供求关系就会大大折扣。就好比明星,本身的实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名气,要有足够的脑残粉来维持才真正能够火,能够卖上高价。而一但不火了,同样实力的同一个明星,也许只能去卖唱要饭。

藤校要维持人气粉丝的关键营销方法就是要制造出成功的学生。十中有一,百中有一就可以了。因为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应该是那个一,而忘却那个百,甚至那个千。就好象明星现场和粉丝互动,只有一两个粉丝可能可以上去和明星抱抱。但是整个体育场就都疯狂了。连没买上票的都疯狂了。

所以藤校主要选择两种学生,一种是可以带动人气的,确实可能成功的学生。一种是掏钱买票或者哄抬票价的学生。

科举和高考,是宗教式结构的。因为买方是唯一的,考核项目是唯一的。神说,我要吃牛肉(八股),所有的卖方(学生),都得去养牛卖牛肉,虽然也许他们自己是羊,是猪。结果就是最好的几个肉牛成功了,其他的肉牛虽然实质上差距甚微,但是价格上差距十倍百倍。因为神只吃这么多牛肉,一但超过边际,多出来的都是垃圾。

藤校呢,是市场式结构的,虽然有些垄断。但是买方并不唯一,考核标准也不唯一。藤校是不仅吃牛肉,也出羊肉,猪肉,鸡肉,鱼肉等等。也许比较偏重牛肉,因为牛肉火力最旺(最可能出成功学生)。于是牛肉学生的供应大增,包括把猪肉撒上牛肉粉的新东方等等。但是因为是市场的,所以还是有博弈的。当牛肉学生大增的时候,牛肉学生成功的比例就下降了,牛肉学生的价格也就下降了。不是说牛肉学生不好了,实际上因为竞争多,牛肉的质量反而是上升的。但是供求关系更管用。或者说藤校对牛肉腻了,名额满了。口味就会转向其他肉的学生。于是大家发现,也许养猪付出的劳动和能卖出的价格(概率)比养牛更合算。于是大家又都养猪,于是鱼肉涨价了。爬藤的什么吸取经验,基本就等同小农户在追啄市场和大农产品公司斗法,基本上是多收三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