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环境造就了生活陋习?
文章来源: 金色的麦田2008-11-27 08:45:50

金色的麦田

最近读了憨哥的几篇文章很有同感,我们国人爱赚点小便宜是挺普遍的,不赚白不赚、赚了也白赚,蛮哲学的说。

我觉得这些生活中的陋习和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很有关系的。

1980
年之前,整个中国的大环境都还挺穷, 那时候的人们非常节省,当然现在的国人也很节省,但和那个时候的省不是同一个概念,那时候人们会省一小块布头、一小把米粒。在那样的条件之下,特别是条件更差的家庭,如果有便宜可赚自然会想要赚一点,因为赚进一点儿对生活还是会有所帮助的。小孩子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耳闻目染,无形之中已将这种方式融入了脑海之中,当他们长大成人,经济条件也大为改善之后,小时候留下的印记还是会让他忍不住的去贪一点根本都无需再贪的小便宜。

我有一家亲戚,在国内已经属于小富阶层了,几处房产、几部汽车,到丹麦来旅游买东西很大手笔。可就是这样,那位出身于北京锅炉工家庭的女士仍然会把旅馆提供的小浴液、小头梳等等一件不拉全部搬回家,这些小东西拿回去最终还是被扔掉了,可是她在收进的时候显然已经获得了某种满足。我们也正巧遇到了憨哥说的再添式饮料,她也没有错过。真令我无话可说。

在这里我顺便说说另一个陋习。

我们国人,特别是国内的办事员,大多喜欢充分发挥手中的一丁点权利,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无偿帮助别人的心态。这种情况充斥着整个中国社会,愿意无偿助人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偶尔出现几位,被帮助的人也不敢贸然接受,他们会担心说是不是有什么圈套在后面?
10年前我遭遇的袖珍型国男就是有这样的担心。而且事实上假冒好心人骗人上当的也的确很多。

我们这些身在西方社会的国人,难免会把二边做做比较,比较之后的确是我们中国人的陋习比他们富裕国家的西方人多一些。

我曾经思考:这是为什么?是我们中华文化造成的吗?是我们现有制度造成的吗?现在我认为都不是,不是文化,不是宗教,不是制度,就是因为贫穷,特别是小时候的贫穷。

因为那些个陋习,在东欧及欧洲附近的中东地区都普遍存在着,什么求人塞红包、什么行贿受贿、什么骗人防人,在那些以前贫困过或现在还贫困着的地区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实在的和那里相比我们中国的很多地方还算好的了,例如杭州就比他们好很多。

他们赚小便宜的精神头也令我们自叹不如。我举个身边的例子:我工作的地方有个观测街景的镜头,一旦我的同事(都是丹麦人)发现有大队东欧人过来的话,他们会赶紧地把摆放在外面的免费资料收起来,因为那些大队的东欧人马会一份不剩的扫光我们所有的资料,不管有用没用。

如果说东欧和我们一样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缘故,那么中东呢?非洲呢?南美呢?他们的制度及宗教都与我们无关,为什么陋习在他们那里还会更陋?

只有一点是相关的,那就是贫穷。所以我认为,所有这些现象都源于贫穷。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当然我们不能说穷山恶水就出不了伟人,然而伟人只是极个别的,也不是说穷山恶水就出不了好人,世上当然还是好人多。我说的只是相比较而言的一种较高概率现象。

再关注一下我周围的朋友们,虽然他们都是一样的博士毕业,现在从事着几乎差不多体面、差不多收入的工作,但是有几位特别爱显示名牌、爱表现优越、爱在公众场所露一脸、爱发表点什么、爱从张罗中寻找鹤立鸡群感觉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贫困家庭出来的子弟。也仍然是这几位,结婚早了的很是不满自己的糟糠之妻,开口闭口的说自己这一精英什么什么的,很有被拖累了的意思。我猜想“男人有钱就变坏”指的就是这些人吧?真是遗憾,怎么就这么巧应对了凤凰男之说呢。

幸亏我朋友中最棒的一位也是从最艰苦的环境走出来的,还是个孤儿,他说村里乡亲对他很疼爱,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贫困都会造就陋习。

总的来说,一个人内在的素质主要来源于小时候的环境和影响,长大之后的环境及高学历其实只能改变他外表的形象,当然如果他用心的提高自己会有所帮助,但根基是小时候打下的。于是,我联想到我们有孩子的人是不是应该多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面前尽量把我们的陋习收敛一下。

这就是毛泽东的名言“阶级烙印”之说吧?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并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