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言易,学文化难,学懂自己最难------从学英文的几个问题讲开去 之一
文章来源: 判官卯2007-11-08 18:19:04

学语言易,学文化难,学懂自己最难------从学英文的几个问题讲开去 之一

          判官的母亲是中学英文教师,本人也是从初一到高三的英文科代表。学了十年的英文,二十三岁独闯美国的时候,想半天才能开口,讲出来也结结巴巴。和别人对话,老半天才对上来,一群人在一起,只有听和猜的份。我问自己:到底怎么了,这么多年的工夫花哪儿去了?

          现在看回去,渐渐有了些感触。那天小妹问,给点学英文的建议,今天又有朋友问出这个问题,就想把自己的经历讲讲,供大家参考。

          语言不是数理化,它是艺术,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去熟悉,最好背诵,而不是用语法加死记硬背的词汇去推衍,或用左脑去推敲。能做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最好的,但每天的事那么多,头脑里能专注装东西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小时,如何能触类旁通呢?

学习一门艺术,除了少数天分极高的旷世奇才如仲永如凡高外,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是运用。而学习,不是坐在书桌前才叫学习,一叶知秋,喜鹊叫春的敏锐,对应水寒水暖鱼自知的逍遥,都来自于对多彩的生活体验。学语言也是这样,来自生活,又回到生活,就是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如每个人的母语。也是这样,才能懂得在美国人面前要用A piece of cake而在英国人面前要说“Don’t show me how to suck an egg”,听不到中国人和墨西哥人在用各自的母语在餐桌上说Let’s share但常听美国人在餐厅里这样讲。因此,total immersion是最好的办法,在走着,坐着,躺着,赶公车,看电视都是在学习。

讲起母语,我们中国人就吃亏不少了,一是我们没有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我有个从摩洛哥来的朋友,能讲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家乡的本地语言。我问他会不会张冠李戴用错词,他说有时会,但一次觉察到了以后就很少犯了,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情景记忆和抽象记忆并用,有语言环境时记得的是当时的表情,情绪,色彩,事件外加打了个愣的尴尬以及引起打愣的语言错误。没有语言环境,就必须由机械记忆到抽象记忆,如同单腿跳与双腿跑的人比赛,尽量不要信息超载累坏自己就不错了,如何奢谈胜出呢?其二是我们母语的语言习惯,已经形成了我们从生活里看问题的视角,即“弱水三千,吾取一瓢而饮”的定向思维和思维方式。中文的哲学思辨味很重,语言里既有刚烈的“打落牙和血吞”,也有圆滑的“英雄不吃眼前亏”,两者共存于一人胸中而不觉得有何不和谐,看问题自然看到太多地处灰色地带的变数而不能断然肯定黑白,因此,being assertiveexplicit不足而ambiguous有余。写文章也习惯了这一心理定势,不喜直白,简单的直话直说。如“一鸦鸣于树,儿以石击之。父曰何以击鸦。”这样一句简单的文言,英文的翻译至少有两种:

Literal: A crow called in a tree. A boy took rock and hit it. His father said, ‘Why did you hit the crow?’

Idomatic:A crow called from a tree and a boy threw a rock hoping to hit it. The boy’s father said, ‘Why would you want to hit a crow?’”“于”和“击”的不同理解造成英文翻译风格上的分野。但中文原文并未提及乌鸦在树上还是在树中,也无所谓到底小孩打没打到它,细节的是非曲直受限于单音节词的不可细分,也淹没在简明的写意风格里去了,只留给读者去判断,埋藏了解读上各执一端的可能。

第三个我们母语让我们吃亏的地方是刚提到过中文本身结构。同样一个模糊,英文里字迹模糊不清是smear,眼睛模糊是blur,因编码混乱导致的理解模糊是garble。虽然鸡肉chicken,鸭肉duck,牛肉beef,羊肉lamb/mutton,猪肉pork简单得在“肉(meat)”的前面直接加“鸡,鸭,牛,羊,猪”而不用费劲地去记每一个单词,去牛排馆不知道sirloin, Filet, prime rib, ribeye,New York Strip(porterhouse),T-bone Steak并不妨碍我们吃饱吃好,可以自豪地讲掌握了几千字的中国高中生就可以大致读懂地质专业的博士生论文,却也要看到模糊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不说一词多义在行文里的麻烦,扩展空间狭小。讲个亲历过的笑话来说明单音节组词的麻烦:有一天在家宴客,想做个萝卜排骨汤,打电话叫一个朋友顺道买两斤萝卜过来,他也听得慌慌张张,买来的是两斤菠萝。让我们大笑了一番,从此也知道了叫他办事要写下来。

罗嗦了一大堆,下面按1.发音,2.听力,3.语法,4.词汇,5.字典,6.俚语,7.学习方法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英文的经验。

学好英文简单讲是一句话:“多听多讲多鬼混”。多听多讲不用多说,多鬼混不是叫大家去弃明投暗,自毁前程,而是广交朋友,在任何场所学习。见多识广语言才有味多彩,也如上文所讲,情景,抽象记忆并用,记得牢,记得久,记得全。

1.                        a. 任何人学外文都会有口音,这完全正常。因为有些音,母语里没有,就用相近的发音来代替(所幸我在中学学第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先告诫大家不要用中文字来给整个单词注音养成的习惯----用音标学英文,不幸的是国内教的是英国音,也没教好)。只要不影响理解,如无求完美之心,其实并无大碍,但自己要闹出如印度人I’m thirty I’m dirty的笑话就不大好笑了。中国人发不大好的音如thank youth, snowslow的前后鼻音,very里咬下嘴皮的v音。其中最难的可能是发短音的弱读元音,如fillfeel。这个现象在长单词里因为这牵扯到整个单词的节奏感,涉及语感和口腔肌肉,校正时间特别持久,不是用知道了就可以避免的。有个ABC朋友一天说,分辨在美国还是在国内长大的中国人很容易,叫他们说shit。把中间那个i拖得老长的一定是后者。这让我想起了Russell Peters开的那个玩笑,开杂货店的老中在讨价还价说no时拖得老长,长到夸张,成为民族特色。

b.    其他关于发音的是不要忘了长单词里的每个音节一定都要发,如government里的n。也不要因为重读前面就把单词尾部的音给弱独或吞了,如orange里如何用力发也永不过分的g---这种情况在想讲快却快不起来的学习阶段特别明显,我称之为“偷工减料”。我自己用过一套叫Accent Reduction的学习资料,很好。当时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在屋里跟着读半小时才洗漱,花了半年。现在我把课本扫描成jpg格式,录音带转为mp3,和American Heritage的电子版一起做成光盘,遇见英文不是母语的朋友就给一份。(如果哪个网友需要,又知道如何放到网上供大家下载,不要犹豫请和我联系。有了自己用就好了,不要涉及版权法律纠纷)

2.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因为不像读,可以停下来查字典,过去就过去了。但因为美语的强势,国内也可以看到许多地道的美国影视作品。那天我就很惊讶,刚到美国的小妹居然说《越狱》越拍越无趣,我可一季也没看过,还说喜欢《老友记》里的Russ,看来美剧的泛滥,给她学英文带来了不少的便宜。我知道《Friends》的语言实用简洁有趣,情景也随意很生活化,朋友间的温情同我国文化有几分相似,也推荐大家用来练听力和口语。上网一查,发现好些人走在了前面:

(方法见http://www.chuguolu.com/a/96665.html 

下载见电驴网http://lib.verycd.com/2006/03/29/0000096430.html )强的是网上有大家学习《老友记》互动区,互通有无,暴强的是有人把整个前八季的每集学习笔记,典故,文化背景知识,讨论和剧本汇在一起做成一个10M大小的文件供下载,学得这么用心,我汗,我汗,我汗汗汗,看来我也要加紧学习了,不然哪天下岗做小鬼。但我一时找不到这个文件的下载链接,请自行查找。(如果需要请和我联系,但请教我上载的方法,大家才能都得到)当然看双语电影也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电驴网上有两辑几十部高质量的双语片大家可以去自己找来下),但要与自己的英文水平相当,不要饥不择食,如果选到《兔子洞里有什么》一类的就惨了你。也要注意翻译水平上的良莠不齐,有一天看到一部什么片里中文把“a match”很明显应为“一场比赛”错译为“一根火柴”;《老友记》第一季第一集大概在8”30’的时候Monica阻止Joey的那句“Stop hitting on her”译为“别乘虚而入了”就非常贴切。印象里最强的一句是007的有一集里那女郎的名字被James Bond有意无意听为“脱光”而让我笑了三天。把《老友记》当听力教材用熟了后也可以当口语教材,拿个mp3录音机一边听,一边录自己,再比较自己的和剧中的发音,只要做到细致,出来的一定是好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