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被叫停的原因:大公司的宿命?
文章来源: 久经沙场的枪2014-12-18 08:15:15


郑和下西洋被叫停的原因,中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进行了很多考察,包括联系上具体的历史事件-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甚至从文化上进行了刨根问底,但答案都不怎么令人信服。

事实就是,经过庞大宏伟的七次下西洋壮举,带领巨无霸的舰队,革命性的用豆芽菜解决了2万7千人海上维生素摄取的问题,远涉印度洋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部非洲,带回来无穷多奇珍异宝以及众多引人入胜的天方异谈,最后,在1430年新皇帝上台以后,壮举戛然而止。

而60年以后的哥伦布,经过游说欧洲多家王室,最后从西班牙女王那里得到资助,在1492年驾着3艘帆船和90名船员驶向远方,从此,开启了欧洲殖民运动的大篇章,翻开了人类近代史最为惊秫的一页。

为什么,为什么郑和有那么辉煌的一个开始,却有这么一个暗淡的收尾?海外的奇珍异宝与精彩,在当时的朝廷内外是有目共睹的,即使郑和本人受到各种缉畔,难道他的2万7千多见过世面的船员们,也对到海外发财致富的前景不感兴趣吗?

其实,也许不用搞那么复杂,用现代大公司转型的现象,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威武神明大统一的明朝,在海洋时代这一块新市场上面,搞不过山头林立且家小底子薄的欧洲各王室。

看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海岸线平滑,腹地有两条大河,尤其长江以北,地势平缓,交通方便,中间部段,再加上后来修建的人工大运河,更是把中华大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所以,自从秦始皇灭六国以后,中华帝国从来就是大统一的,无论中间如何改朝换代,凡是想和中央不保持一致的,想另起炉灶的,都是偏安一隅的暂时现象,最后总是被中央权力归为统一。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朝鲜半岛的:由于大海的保护以及半岛容易守护的地里环境,李家王朝才可以相对保持对中央权力的独立。

所以,中华帝国是大公司,而且,由来已久。

反过来看看欧洲,海岸线曲折复杂,历史上要么不怎么重要,要么山头林立,从来没有大统一的中央权力。君不见,至今欧盟里27个成员国,天天吵架,年年扯皮,楞是没法弄到一起。

所以,欧洲是小公司,很多个,而且,也由来已久。

为什么在新市场上,大公司一定竞争不过小公司呢?

其实,这是MBA课程里里面最简单的一个题目,原因在这里:大公司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有辉煌的过去,有现成市场的丰厚占有率,能马上给它带来丰厚的收入,是马上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所以,它会不惜人力物力,拼命地要保住这个优势。而新兴市场,一开始的回报不是很清楚,不确定,而且,还伴随着很多风险。所以,守成的大公司,在新兴市场上,从来都是三心二意的,不愿冒险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反观小公司,反正在现有市场上前途有限,还不如抓住机会好好搏一把。

当年郑和面对的海洋时代,因为东家是大公司,内陆上的事业庞大宏远,所以,根本没把航海当成什么可以发财致富的伟大事业来看。

而欧洲的小君主国们,相互掐架几百年,谁也搬不倒谁,内陆上的事业发展前景十分有限,所以,穷则思变,当海洋时代一出现,便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