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流》夹言
文章来源: 2007-07-06 18:27:34
附:《战国风流》已发帖子:
战国地图(参考) 《战国风流》自序  吴起(上)   吴起(下)   商鞅(上)
商鞅(下)    孙膑(上)     孙膑(下)   张仪(上)   张仪(中)
张仪(下)    赵武灵王(上)   赵武灵王(中) 赵武灵王(下)
----------------------------------------------------------

《战国风流》夹言

早先时候看《三国演义》,就只喜欢看上半部,原因是罗灌水同志一上来就站在了一个拥刘抑曹的清流派立场上。你看在上半部里,那些个英雄人物,刘备啊、关羽啊、赵云啊...等等等等,虽然饱受挫折,但总的来说,大趋势是向上的,无论是兵力还是地盘,手下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在越混越多,让人看到的是希望。这种总体向上的趋势,一直持续到刘备入川而成三国鼎立,这便是我说的《三国演义》之上半部。

到了下半部呢?尽管也时有激动人心的场面,象什么七擒孟获啊、计收姜维啊,但总的来说逃脱不了一个向下的大趋势,让人越看越灰心,以至于三国后期出现的英雄人物,连记得住名字的都极其有限,尽管他们的个人能力未必就比关羽、赵云之辈差。小说的结局居然是在上半部里拼了命鼓吹的刘家为人所灭,更是让人提不起气来。

这也让人想起养孩子和养老人的区别。我以为养老人的工作量及资产消耗并不比养一个孩子大,然而世人养孩子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的,养老人却远没那么大的劲头。领养孩子的世所多见,领养老人就是新闻了。大抵是因了与读《三国演义》同样的心思:你看养孩子吧,只要这孩子不是个无脑儿,让你看到的是无尽的希望:今天会叫妈妈了,明天会走一小步了...何其乐也。反观养老人呢?今天掉了最后一颗牙,明天又开始失禁了...这不仅是走下坡路的问题,根本就是让人看到两个字:绝望。

这里丝毫没有贬低老人的意思,毕竟你我最后都是要走到这一步的。只是要以此揭示人的一个特性:乐意看到希望,对于把人引入失望之地的东西则能避之则避之。

回到战国史。我们自然知道战国时期的东方诸侯最终都为西秦所灭,人是很容易同情弱者的,看战国这段历史,会不知不觉地站到东方六国的立场上,所以评价起最终灭亡东方诸侯的秦国就没什么好词了,什么“虎狼之国”呀、“暴秦”呀...不一而足。

如果不小心站到了东方六国的立场上来看这段战国史,就未免有了读《三国演义》一样的感觉。上半部充满希望,一会儿是吴起强魏,一会儿是孙膑强齐,一会儿又是赵武灵王强赵...反正是令人振奋不已、希望无穷。到了下半部,就尽是“XX年,秦伐我,拔XX城”之类的丧气词儿了,一如《三国演义》下半部里的蜀汉,今儿丢了这块儿,明儿又丢了那块儿,简直不忍卒读。

《战国风流》写到赵武灵王已经完成了一半,东方六国的风光事儿基本上写完了,余下的下半部就是令人丧气的秦灭六国了。虽然也偶尔有诸如乐毅兴燕、田单复齐这样的小高潮刺激一下神经,然而从大趋势上说,东方六国无可挽回的走上了下坡路,再没有对强秦构成过实质性的威胁。一如当年的蜀汉,虽N出祁山,又何曾真正撼动国曹魏的根基?

这就不免对乐意看到希望的人性提出了挑战,要写战国下半部这段历史,未免有点吃力不讨好:一边是作者挖空心思、杜鹃啼血般的鼓吹,一边是看客哈欠连天,连人名都没记住几个。对这一点,鄙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实在受不了了就厚起脸皮想想罗贯中,顺便再忘掉几个三国后期英雄的大名。

毕竟历史就是历史,从来就不以人的喜好所动,罗贯中再怎么请流派,再怎么为刘备擂鼓摇旗,最后一本《三国演义》也不得不写到蜀汉灭亡、三国归晋。鄙人再怎么同情弱者、鄙视暴秦,《战国风流》也不得不写到秦灭六国,天下一统。

已有的五篇,《吴起》、《商鞅》、《孙膑》、《张仪》、《赵武灵王》,实际上只追求了大义上与历史的吻合,在一些细节上自我发挥得比较多。以《赵武灵王》为例:沙丘之乱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然而沙丘之乱的细节,几乎全是鄙人的虚构。有史可查的只有“武灵王被围困饿死”这么个大意,至于高信死战搬救兵、公子章自刎、主父死于章的坟边等等细节全是鄙人虚构,在正史上的两个人(信期和高信)的事迹被我合到了一个“侍卫长高信”的身上...自然,在大的方面,本人不敢突破历史而胡说八道。

写在正文之前者称为“序言”,写在末尾的称为“后记”,这一段夹在中间给自己打气的文字,姑且称之为“夹言”。

誓死不当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