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己的快乐
文章来源: 占波2012-09-30 14:40:51
“先入为主”是一个客观事实,儿童的早期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西方的宗教教育除了家庭的影响,小学里的宗教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与人体发育共同成长的东西,会成为一个人成年后的信仰。同样从小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也会根深蒂固伴随人的一生。靠后天口号式的提倡,树立一两个榜样的学习,或许会有些作用,但要形成信仰和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信仰教育是“共产主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心里自己是清楚的,尽管后来的现实与这种理想教育的反差如此之大,但那种从小形成的世界观或多或少总会影响到你的行为和对事物的判断。现今的教育可以说没有信仰教育,曾经有过信仰的人也变得困惑;现有的思想意识都是对现实赤裸裸的直接反应;功利市侩,不择手段,一切都在生存或生存得再好些之下,还原成最基本的动物状态,在生活中找不到快乐,一脸茫然。
    身在墨西哥,周末出来,看到一群清洁城市进行公益活动捡拾边角旮旯垃圾的学生。这些孩子从小参与这样的活动,有集体的快乐,有个人的成就感,这些孩子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享受这项活动的快乐,并没有觉着这是超过常人的什么“好事”。看一个报道,一位美国人到中国很贫穷的地方帮助那里的孩子,动员自己在美国的亲戚朋友也去帮忙,为了合法居住在中国,继续做这件事,还要东奔西跑地去为自己的居留签证四处求人,问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位美国人说,看到这些孩子需要有人帮助,自己也有能力为他们做些什么,就是这样,这样做感到快乐。
    本分的去做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是自私的,自私中的快乐是帮助别人,这就是基础教育,是自小形成的信仰。看到这些拿着大塑料袋,带着一次性手套口罩,人手一个长夹子,欢蹦乱跳全套装备的小孩子们,由衷的感慨;他们自小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能回答什么呢?不这样,还会怎样呢?我想这个问题对他们也是一种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