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Boundaries
文章来源: 网上无名2013-10-03 11:56:35

以前读书有个毛病,不爱读心灵鸡汤,不爱读人生指南。最近却读了一本,两样都算得上是,并且认为写得很不错,还组织了一个读书俱乐部,专门讨论这本书。它的名字叫作《过犹不及》,原文名为Boundaries by Dr. Henry Cloud and Dr. John Townsend

这本书是人际关系类的经典书籍,估计不少人都有读过。它有几本“姐妹篇“,其中的”Boundaries with Kids”,我在大约八、九年前略微读过一些章节。当时孩子们还小,自己当妈妈时间不久,有许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犹疑。正好有个读书小组在读这本书,就加入进去,听为主读为辅。感觉对自己帮助不是很大,只记住了每次边讨论边吃点心,那些homemade的点心很好吃。

这一次竟然读起人生指南的缘由,主要是在上篇博文里提到过的,开始回归纸书,处于随手抓一本书来读都很享受的阶段。刚好有朋友借了这一本给我,因为她知道我这几年来身心都很疲惫,希望能够帮我改善一些生活状态,得到必要的休憩。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心思过重的人。对家人对朋友,往往在他们还没有想到之前,已经替他们想到了他们的需要,并且为此不住地奔忙,再困难也要做到自己所能的最最好,让大家都满意。这种性格,我曾经在博文“乖巧&懦弱”里边比较笼统地描述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480/201110/24036.html

所以几十年里,总感到是在背负着沉重的背囊,go extra miles, for more people。走到一定程度,累极了,开始抱怨这些我爱护着的人们,对我的辛苦熟视无睹,任性地把担子都丢来给我,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暗地里我希望,所有被我“罩着”的人都能够反省自己,leave me alone,别再对我提要求了,不要再让我对他们的快乐与健康负责了。可是现实当中,我不敢说出自己的愿望,怕伤害大家,宁可自己继续苦哈哈地硬撑。

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收支不能平衡,绝不单只是一方的责任,肯定是双方的问题。我不分主次,不懂放手,不敢说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跟别人之间不健康的相处模式,也训练别人习惯了我的包揽一切,习惯了我没有原则的付出和承受,习惯了我“爱操心”的个人风格。渐渐地,我越来越容易被他人情感趋势所把持,为别人的欢喜而雀跃,为别人的难过而落泪,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阅读的头几天,正好我的贫血情况加剧,HGB降到5.7。贫血是我一直都有的问题,但是过去两年,把自己忙到无暇顾及身体。直到例行体检当夜。验血报告出来,值班医生立刻打电话给我,催促马上入院输血。我当时睡得昏昏沉沉,突然电话铃响,跌跌撞撞去接电话,第一个反应是:家人友人谁出事了?是生病么?但愿并不严重!

当被告知是自己情况危急,反倒立刻放松下来,对着电话开玩笑说:医生您放心,我要是昏迷,一定记得打911让他们接我去输血。

挂断电话,回到床上继续昏睡。我太累了,如果现实允许,相信我能连续睡它三天三夜。

第二天,电话被打爆,各路医生都来催我去急诊部输血。我懒得去,他们就又打电话给大侠,让他劝我。我好奇地问我的主治医生,我现在既没晕倒也没中风,你们干嘛都那么紧张?

医生只好耐心对我解释,我目前的血液指标已经非常危险,之所以还能够走来走去进行日常活动,一是因为身体器官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所以除了心脏不适,并无其它重大的不良反应;二呢,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压生活,没有仔细检视自己的健康状况,疏忽导致无知无觉;最后,虽然我目前没有,但是如果不及时输血,随时都会晕厥和心脏病发,到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病得厉害了。

输血那天,带了《过犹不及》慢慢地看,借来一支铅笔轻轻划几条线当作摘抄,身外心内都安宁下来。如若不是身在医院,大概都还在想着不该休息,要爬起来,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只有在医院,被各种管子束缚着,才能够心安理得地躺在那里,接受旁人的照顾。

这样静静读了几章之后,闭起眼睛对自己说,从此要学习先爱惜自己,再照顾别人。我们都知道,如果飞机出事,一定是要先给自己戴好面罩才去救助他人。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忽略这一点,把自己摆在次序表的最底层。比如一个家庭,会按主次排列成老人、孩子、配偶、自己。而合理的排序,却应该恰恰相反。要想在付出爱和关怀的时候心甘情愿,就需要先自己拥有足够体力与情感消费的储备。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的良心而感到不得不如何如何,那么所有的付出,就都变了滋味,因为它们并非出于爱,而只是出于无奈。

我这一代人从小所接受的奉献观,被灌输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准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如何让良心来指引我们,如何做好事做正确的事,此刻却在我心里土崩瓦解。我对自己确认般地说:人与人之间无所谓亏欠,糊涂的良心不见得是好东西,如果不予正确使用,它就会导致错误的愧疚感。

打个比方。我们所受的教育,通常强调的都是: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我们欠他们很多很多,即使以涌泉相报也远远不够。我本人也曾经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过:“爸爸是为了你们,才放弃了中国的很多机会回到美国。爸爸妈妈也为了你们,还要继续努力工作,否则早就可以舒舒服服退休,去周游世界。“ 现在我很后悔自己这样似乎很有道理的说话。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在培养有责任感有感恩心的好孩子,但是如此这般,不就是在复制一个我自己么?我难道不就是一个这样懂事的”好孩子“么?可是,可是,在养育孩子的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无以伦比的快乐了啊!我所给予他们的爱,不是他们强迫我给的,是我为自己所做的,是我自己幸福感的来源。那么,他们真的欠我什么吗?

不,我和孩子之间,谁也不亏欠谁。我们彼此的关系是应该不带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爱的自然外在表现。他们今天再小,我们明天再老,都要拥有独立的人格,无需胁迫对方为自己的感情负责。这样的一种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

我开始为这次贫血的问题感恩。如果不是软弱至此,可能还在原地踏步,不会重新审视几十年来的习惯性做法与想当然。如果不是今天自己的血液维持不了自己的健康,回头看到往日负累重重之时的实际身体状况,大概还不会想到心疼一下自己。

比如夏天回国,去黄龙,日夜兼程,整个人每一分钟都在煎熬当中,却又要努力不让旁人看出我的辛苦。刚下缆车,尚未登山,就已经呼吸困难。氧站工作人员留意到我面如死灰,以为是极端的高原反应,给我双份氧气,同时劝我立刻出山,否则性命堪忧。现在回顾,心脏一定在贫血的重压下快不行了,可是我那时,只记得为自己拖累了大家的行程害大家担心而不断自责,骂自己身体不争气,没用,玩儿都玩儿不动了,还能干嘛?甚至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了双份氧气而心存不安。

医生说她没见过像我这么拼了命去忍耐的人,身体差到了那种程度,还在进行日常生活,表现得跟没事人一样。我只有苦笑了,心想尽管体力精力都已突破极限,但分还有伸缩的余地,我都会再伸长一截,再多走一里,因为那是大家在等候的。周围的人们不过只觉得,我做的是我能承受的小部分而已,因为大家一般都是这样的,只做能力的一小部分。只我自己最清楚,我从来所做的,都是我所能承受的全部。再多一点,我就垮了。

无论身体还是情绪,无不如此。表面看去稍有不好而已,其余一切照常运转。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如果不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极限,那根皮筋,总有拉断的时候。而最终拉断它的,可能只需一阵轻风的力度。

输血之后,手掌和嘴唇上都有了血色。我能记忆的日子里,它们没都是白色的。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些健康指症,在我这里都习以为常地不存在。我这个时候,都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了。

回到《过犹不及》,其实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一度不想再读下去。它把我的过去和现在,性格深处以及原生家庭的太多埋藏着的东西都挖了出来。我看见了不愿意去面对的自己性格里边的薄弱环节,以及原生家庭和生活经历对这些环节的塑造。只是知道了这些,又有什么益处么?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吧?我不能够掉回头,把人生路按相对完美的模式重走一遭。也不能改变眼下我每天要面对的任何压力。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狰狞的,在它面前,我有时不敢表达我的不满,但更多的时候,表达了也没用。

诚然,我感到自己几乎就没怎么为自己活过。然而我们谁又是为自己活的呀?大多数人都不能。可是不论我们为他人做了多少,他们满足了么?他们感到幸福了么?我们事无巨细地去关心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还是阻止不了他们对我们的不满,他们对彼此的不满,世界上无休止的纷争,人类不得满足的贪婪。

那么我还读这本书干嘛?去正面凝视狰狞么?去更加大声地发出叹息么?

书继续读下去,慢慢有了更多的领悟。所谓划清界限,懂得说no,不一定非要像想象中那样,出于怨恨和不满,任性地发脾气,恼怒地拒绝。可以用和缓的方式,秉持轻松的心态。我们确实不能控制外界的反应,但是我们可以尽量不去庸人自扰。

“有积极界限的人能够表现出他们到底爱什么,他们要什么,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的立场又是什么。这些人和那些只晓得恨什么、不喜欢什么、反对甚么、不会做甚么的人是非常不同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明白了自己个性的根源与弊端,起初的愤恨是正常的,它针对的是往日的不可逆转和现状的不可改变。但是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它随后从正面的、健康的角度,教给我们如何首先在自己的身上,解决与他人关系的难题。经过了自我分析,水到渠成地进入实际运用方面,学习使用良好的方式方法,保护自己的界限,向无法做到的事情说“不”。

多数的人际关系,终极的目的往往是两者之一——宽恕,或者爱。不论是放下过往的怨恨永远地、真诚地宽恕,还是收获历久弥新的爱与被爱,都需要有这么一个过程,understand the past, resent the hurtful, heal the self, and reconcile with the world



下面有一些摘抄,给对此书感兴趣的朋友。但是这些也不过是我断章取义的做法而已,要想真正学习设定界限爱惜自己的方法,我还是要推荐阅读全书,希望对一些朋友有帮助。

 

×××××

 

父母不应该“在灵性上、情感上恐吓孩子”, 于是“孩子只好学会强调与发展他们服从、关爱、敏感的部分,但也学会恐惧、怀疑、以及怨恨自己积极、实话实说、与人分离独立的部份。当他们发现他们以生气、争吵,或只是试验某些反应,他们所爱的人就会因此感情退缩,孩子就会把自己的这些方面隐藏起来。”

 

“当父母对儿女说:‘你生气的时候,真是伤透我的心了。’这是要孩子为父母的情感健康负责。事实上,孩子反而变成他们父母的父母了。。。他们很容易就会相信自己必须为妈咪与爹地的感情负责。。。父母在情感上的退缩可以是很诡秘的:受创伤的音调、无故的长时沉默,或一些完全相反的反应:时常哭泣、生病、大吼大叫。有这种父母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怕设立界限会造成严重的孤立与遗弃。“

 

于是作为孩子,我们/他们都“只学到如何避免使某人生气。”

 

“你所能做得到的是影响别人。。。你既然不能改变别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使别人那些有毁灭性的形态不再对你发生作用。改变你对付他们的方式;当他们的旧把戏再也无法影响到你,你们可能因此而改变。”

 

“另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当你能够释放别人,你的身心将变得更健康。”不要“把重心全摆在别人身上而看不清自己。”

 

 “有些事情(say no)会伤到(hurt)我们,却不会害(harm)我们。”

 

设定界限不是自私,因为“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难道界限不会把我们从以别人为中心变成以自己为中心?答案是,不会的。事实上,适当的界限反而可以增加我们关怀别人的能力。”

 

“除了神以外,并没有人真的是那样不可或缺。。。我们绝对不可以把某个人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幸福的唯一来源,这会伤害到我们灵性与情感的自由与发展。”

 

“向别人设立界限主要的障碍之一,是我们的义务感。而我们亏欠的人又往往不只是我们的父母,还有其他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以为我们从别人接受了什么,就亏欠了别人什么。“问题是在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债务。我们所接受的爱、钱、时间——或那些让我们觉得有义务必须回报的——都应该算是礼物。礼物就是无条件的给予,受者只需有感激的心,送者根本不期待对方的回馈。”

 

“真正拥有自己生活主权的人在选择自己要怎样生活时,不会感到愧疚。他们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但当他们为别人的心愿而作选择时,是出于爱,不是出于愧疚:是要让情况变得更好,不是要避免当坏人。”

 

“你的父母不见得真的需要你。他们也许只是不负责任,要求过多,或只是像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烈士。。。或许你无法限制你的给予,或许你的父母因无法适应他们的老化而影响了你的家庭。这种影响可能会毁掉你的婚姻与伤害你。所以,身为子女的人,必须决定什么是他们可以给的,又什么是我们根本给不起的。这样,我们才有办法继续爱父母,感激父母,不会心生不满而埋怨。”

 

“因为对方是你的兄弟或姊妹,你会觉得愧疚或有压力。。。家人可以把我们建造得最坚固的围墙一片片拆掉,只因他们是我们的‘家人’。”

 

“成长的一个步骤就是走出父母的权威,让自己顺服在神的掌管下。”

 

“什么都想自己来的人常常会退一步用自己的思考力与意志力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一再责怪别人‘使’你觉得愧疚,就表示别人仍然有办法控制你,只有别人停止那样对待你,你才可能感觉好些。换句话说,你把你生命的控制权转送给别人了。所以,停止责怪别人吧。”

 

“作个好听众,但不要因他们的话责怪自己。”

 

“‘不要勉强,不要作难’。。。是你那破碎的心一直想要给。你若真的给了,必使自己精疲力竭。。。学习认知自己的极限。”

 

“圣经教导我们复原的基本原则是:认识神以前的生活都不值得眷恋。我们必须丢弃(lose it)、哀伤(grieve it)、完全放手(let go),然后,神才可以把好的东西给我们。”

 

“(了解)来自过去尚未解决的情结,帮助你以正确的眼光来透视你的感觉与认知。。。不要把过去带到未来。”

 

“过去的错事已经无法改变。但那些错误被原谅后,对你就不再有任何的作用了。”

 

“人们常常在他们的身外找问题的起因。这种‘从外而来’的观点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害者。它表示:如果别人不能改变,你将永远无法转好。这正是无力责备的本质。”

 

“要依着身的意思忧愁。。。这和世俗的忧愁正好相反。世俗的忧愁是愧疚,是叫人死的。

 

“愧疚主要来自我们在早期社交生活中如何被人教导,因此,我们的愧疚感并非是无误的。。。愧疚感也不是好的行为动机,我们很难在被定罪的处境下去爱,我们必须能感受没被定罪,才可以‘依着神的意思忧愁’而看到自己如何地伤害别人。“

 

“要饲养与关照自己的灵魂。。。“

 

“我们需要那些和我们有相同的宗教价值、能够设限、肯负责的人来鼓励我们,与我们一起操练,与我们一路同行。”

 

“而除非你内心也得到爱,你无法去爱别人。”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